来自 奇迹 2019-10-26 18:21 的文章

來成就展,見証中國農業七十年發展奇跡

原標題:來成就展,見証中國農業七十年發展奇跡

七十年波瀾壯闊,七十載砥礪前行。

10月23日,北京展覽館,前來參觀“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的觀眾絡繹不絕。

面積約15500平方米的“時光隧道”,展示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壯美身影和鏗鏘步伐。

“穿越”70載光陰,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一段段視頻,再現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農業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

湖北省浠水縣最早的農業合作社社員大會場景,遼寧省蓋平縣“太陽升”集體農庄舉行建庄大會……在成就展的脫貧攻堅部分,新農村的院落場景吸引了徐寧的目光。

今年56歲的徐寧來自革命老區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因為小的時候吃不飽,對農村感情特別深,看到這些場景覺得很親切,展覽很全面,我很震撼。”他說。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過《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強調把注意力更多轉向興辦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自此,農業生產合作社快速發展,進一步釋放了農村生產力,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

瀏覽著老照片,57歲的劉鳳榮在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會議現場照片前久久駐足。

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秘密簽訂“大包干”契約將土地承包到戶。在他們按下紅手印后不久,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以“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興起。

“‘包干到戶’對我們的生活影響非常大,‘包干到戶’后再沒有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來自湖北省潛江市的劉鳳榮說。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產業基礎十分薄弱。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52年,我國農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50.5%,農業吸納了83.5%的就業人口。改革開放后,人民群眾生產積極性得到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生產力迅速解放和發展,產業結構深刻調整。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快推進,三次產業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2018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7.2%、40.7%、52.2%。

在展覽區,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的圖片吸引了來自河北石家庄的劉心田。2003年以來,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體系創建並不斷完善。2018年長期保存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已突破50萬份,位居世界第二,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我10來歲就到地裡干活了,如今農業技術有了很大突破,我們小時候種小麥,都是一壟(一畝)打一擔,一擔就是200斤,這就不少了,屬於豐收年。現在我們的小麥畝產超過千斤,這就依賴於技術、種子、化肥、農藥的改進。”74歲的劉心田說。

展覽現場用充足的糧倉、飽滿的果實布置的豐收場面,表現了農民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的美好期待。從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到農村環境治理,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民越來越美好的生活成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改善和發展民生的生動例証。

“展覽非常震撼,催人奮進。新中國7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怎麼贊美都不為過。特別是新中國農業的發展,70年來,中國農業在實現‘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使命追求中奮勇前行,創造出以有限資源確保世界最大規模人口糧食安全的世界奇跡,為共和國的巍然屹立、繁榮昌盛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貢獻。我們作為農業科技工作者,為此感到振奮,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我們繼續為國家的‘三農’事業、為鄉村振興繼續奮斗的信念和決心。”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辛賢說。


(責編:呂騫、趙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