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10-15 07:09 的文章

奇点汽车:首款量产车屡屡“跳票” 特斯拉+小米

特约撰稿 尹天天 本报记者 刘颂辉 北京、上海报道

时隔5月,造车新势力奇点汽车再获输血。

10月12日,奇点汽车官方确认,再获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Itochu Corp,以下简称“伊藤忠商事”)的新一轮近亿美元融资。

融资完成后,伊藤忠商事的持股比例在7%左右,为第二大股东,仅次于奇点汽车创始人兼CEO沈海寅。去年8月,伊藤忠商事曾出资10亿日元获奇点汽车1.12%的股份。

天眼查显示,奇点汽车运营主体智能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于10月10日完成工商变更。与此同时,奇点汽车经营范围新增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外各类广告,展览展示服务,及汽车配件进出口,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

这与伊藤忠商事的部分业务不谋而合。伊藤忠商事为日本三大商社之一,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从事汽车出口贸易,此外,伊藤忠商事新涉足包括汽车材料、零部件制造、分销、零售和汽车金融等业务。

奇点汽车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未来,伊藤忠商事或将通过更大的举措成为奇点更强有力的战略股东。

奇点汽车CEO沈海寅表示,通过与伊藤忠商事的合作,奇点汽车将会扩展与日本汽车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在智能电动汽车研发、生产等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更好地提升奇点汽车的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奇点汽车在汽车智能化的布局和积累,也为伊藤忠商事未来发力智能汽车服务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5年融资数百亿曾被曝欠薪

造车就意味着大量烧钱,已成为业内的共识。

去年,蔚来汽车向美国交易所递交招股书时,沈海寅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就承认,造车是一件烧钱的事情。

在烧钱这件事上,奇点汽车也并不落后。2014年成立至今,奇点汽车已完成8轮融资。背后的投资方包括奇虎360、联想之星、韬蕴资本、博雍基金等。有媒体统计称,奇点汽车融资总额已超过170亿元。

成立5年融资接近200亿元,奇点汽车依旧为钱发愁。去年10月,有媒体曝出奇点汽车存在欠薪行为,拖欠员工工资达三个月之久。

尽管如此,奇点汽车并未停止扩张的步伐。从人员上来看,今年以来,奇点汽车新加盟多位高管。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营销及品牌管理专家赵强加盟奇点,担任奇点汽车战略和品牌副总裁,全面负责奇点汽车战略规划、产品及品牌工作;7月,日本汽车专家宇野高明加盟奇点,任奇点汽车CTO Vehicle Engineering(汽车工程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奇点汽车整车产品研发工作。二者皆直接对沈海寅汇报。

早前,沈海寅提出“特斯拉+小米”的模式,即在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层面,对标特斯拉;在营销层面,以成本价定价,争取到更大市场空间后,依靠后续一系列衍生服务实现盈利后置,这与小米生态供应链模式类似。

从奇点汽车与伊藤忠商事的战略合作来看,其目的可见一斑。

首款量产车屡屡“跳票”

奇点汽车备受诟病的槽点还在于其旗下汽车SUV iS6的量产计划,迟迟未能兑现。

今年4月份上海车展期间,沈海寅再次放话SUV iS6将在2019年内实现量产。早在2017年,沈海寅就放出话来将在年底小批量量产,这句口号一喊就是两年。

上海车展期间,沈海寅回应称,iS6迟迟未能量产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其一,奇点汽车为代工厂模式,这种模式容易受制于人。据悉,奇点汽车的代工厂为北汽集团。

其二,从新造车势力已经量产交车的情况来看,奇点希望能避免“踩坑”,更愿意花时间打磨产品。除此之外,更换供应商也耽误了不少时间。

为了解决代工厂模式的桎梏,沈海寅曾表示,奇点自建的铜陵基地去年底动工,两年左右能建成投产。他希望通过在铜陵量产iC3,达到新的申请汽车资质的标准,以结束代工的现状。

iS6尚未量产交车,奇点汽车又在今年4月推出一款以丰田eQ为基础开发的微型电动车iC3,并称将在2021年初量产上市。

与奇点汽车首款量产车屡屡“跳票”不同,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已经上市并开始交付,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理想ONE”也将在今年底量产交付。

10月14日,奇点汽车方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回复表示,奇点汽车目前进展顺利,团队正全力准备iS6量产和iC3研发的相关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对方仍没有给出量产交车的具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