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美味 2020-02-06 16:23 的文章

过大年之流年|烹美味 品流年记忆

  ◎记者李硕摄影祝家乐

  每一口年夜饭,都藏着一整年的好运。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推移,过年不再是父母一个腊月的忙碌,忙着做面点、忙着卤牛肉、忙着做蒸锅,提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就去准备年夜饭。如今,不少家庭选择年夜饭在饭店吃,曾经每年过年前都会准备的炸带鱼、炸丸子也不再是标配。岁月流逝,年味渐淡,似乎已成常态。可就在这常态中,仍有一些人、一些家庭,守着年味,守着传承,守着一年又一年。

  坚守传统

  走进这间近百平方米的小店,店内忙碌而又热闹的景象映入眼帘。店老板马利军忙得不可开交,他精心烹饪着拿手绝活儿“八大碗”——这项手艺被评为包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这家名叫“便三元”的小店,是一家历经风雨的百年老店。看似不大的店面中,承载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对于年味的坚守。

  上世纪初,回蒙汉三个民族的三个人康德清、朱前珍、贾乾元,每人出了4块银元,创办了便三元餐馆。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这家清真餐馆依然生意火爆,为老顾客坚守着传统美味。

  “每年过年吃不上马师傅这八大碗,我就觉得像是没过年,这是我家过年的‘标配’,每年的年夜饭上孩子们都会问,缺下哪一碗都不行。”正在店内排队等着八大碗出锅的刘先生笑着说。

  马利军告诉记者,便三元创立时间约为民国5年,延续到1947年在今东河区东门大街,由回汉蒙三家合资创办“清真餐馆便三元”。1956年,便三元从东河区东门大街迁至青山区青山影院一带,为公私合营企业,1966年迁至包四中对面,1982年成立便三元小点“京风斋餐馆”。2014年至今,便三元搬迁至二机一中南门。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便三元餐馆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美味,扒牛肉、瓤茄子、烧肚片、过油肉等菜品受到众多顾客的青睐。

  “选择制作八大碗,是觉得它是中国过年传统民俗的一部分,还记得我小时候过年,桌上总有这几样菜,那时候是爸爸在做,每年过年能吃上八大碗都觉得特别幸福,那种味道对我而言就是过年的象征。”马利军说。

  于是,马利军从18岁起便接过了爸爸的担子,开始学习烹饪八大碗,这一坚守就是30多年。

  几辈传承

  每个月总有这么一天,几位便三元的元老级人物都会在便三元餐馆相聚。进店和顾客们聊聊,回忆回忆当年的往事。

  马利军说,最初的便三元餐馆在东河区东门大街上,楼上楼下共有80多平方米,楼下5桌、楼上4桌,生意火得不得了。

  元老级人物王金贵至今还记得,当时,店内早上卖烧卖,卖各种炒菜,顾客特别多。在王金贵的印象中,便三元餐馆在东河区东门大街的时候用柳巴子抹的泥,当作厨房。后来就把食堂盖起了,叫红房子便三元。虽然由于房租等问题,便三元辗转多地,但传统老菜的味道始终如一。

  48岁的马利军是便三元的第四代传人。他的父亲马俊,1958年到便三元时年仅15岁。学徒期间,他拜赵冠为师,学习面点。1960,年马俊、王金贵、田维民、徐海宽、梁德胜拜白宝祥、王聚才为师学习烹饪。1966年,国家为培养少数民族厨师,派马俊去北京“鸿宾楼”学习一年,曾拜过清朝著名厨师纪少兰为师。

  1982年,几人成立便三元小点“京风斋餐馆”,由马俊任主管。为了保留并发扬民族品牌,马俊交代儿子要保留品牌。2004年,马利军注册了“便三元”商标。

  从此,马利军全年365天每天9点半到饭店,一直到晚上10点半客人都走了才回家,多少年如一日坚守在岗位上,为每一道菜的美味负责。从选材到宰生,再到餐馆其他食材的选择,马利军都严格把关,这既是对顾客的一种承诺,也是餐馆秉持的初衷。

  记者采访当天,不少等待在店内的顾客告诉记者,他们有的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有的则是驱车数十公里专程前来的老顾客。“很难想象要是以后没有地方买,我们的年夜饭该吃什么。”60多岁的老主顾王阿姨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