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美味 2019-05-24 13:37 的文章

陈晓卿:美食背后是广州的圆融

  广州人的美食态度: 识饮识食,人生积极

  粤语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识饮识食,人生积极”。换成普通话,大概意思是:“热爱美食,才是人生最大的正能量。”这句话用来形容爱吃的广州人再贴切不过了。

  说广州“满城吃货”的论断是有数据支撑的。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广州已有15.8万家餐厅,餐饮业零售额高达1092.14亿元,是拥有国家级酒家最多的城市之一,人均餐饮消费额多年来一直居于内地城市之首。

  广州人不仅爱吃,还懂吃,讲究“不时不食、不鲜不食”。“春鲢、秋鲤、夏三鱼”“秋风起,三蛇肥”“三黄出阵解春困(黄瓜、黄鱼、黄鳝)”……这些顺口捻来的广州俗语,便隐藏了广州人的饮食智慧。

  酷暑骑车半小时 只为一碗牛腩粉

  无论是在物质匮乏的过去,还是在物质丰富的当下,满城的“吃货”对美食的追求从未停止。

  出生在1960年、如今早已生活无忧的陈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童年买面豉的经历:那时面豉不像现在一罐一瓶地卖,人们必须到街上的食杂店买,而且每次只能买“巴掌报纸”那么多。何谓“巴掌报纸”?就是把报纸裁开成巴掌大,用来放面豉。那时还是小学生的她,一边回家一边闻着手上喷香扑鼻的面豉,每走几步路,就忍不住舔一口,到家时面豉只剩下2/3了,家人哭笑不得,她既不好意思又回味无穷。

  出生在同一年代的广州美食家劳毅波还记得,当时粮食和生活用品都需要凭票购买,菜市场能提供的食品种类十分单一,如果家里有成长期的小孩,就更考验煮妇煮夫们的智慧了。一张猪肉票换来的猪肉,除了有肉可吃,炸出的猪油可以捞饭,剩下的猪油渣还可以蒸面豉,这些都是令他难忘的美味佳肴。

  幼时顽固的味觉记忆,会影响人一生的食物选择。对劳毅波来说,太平沙牌坊的牛腩粉,就是他最深的味觉记忆。小学五年级时,他从珠光路搬家到了东山口。但童年牛腩粉的味道总是魂牵梦绕,即使是炎热的夏天,都不能阻止他骑半小时自行车回到太平沙。“我最记得,两家牛腩粉店,一家财记,牛腩味道好;另一家明记,米粉下得多,所以我经常是吃完一家再吃另一家。拌点辣椒酱吃得满头大汗,更爽更美味!”

  那时候,街边小店的装修可以用简陋来形容,甚至连台凳都没有,把竹篓翻过来上面放块木板就是桌子,再加一张小板凳,几乎是半蹲着吃。但劳毅波甘之如饴,甚至长大后,还骑着摩托车带女朋友来怀旧。

  “广州真是个培养厨师吃货的地方”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广州人爱吃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广州餐饮业一片兴旺,“食在广州”威名远播,外来的新广州人也被这座城市的美食所征服。

  “在黄埔古港住了一年,我把这条街好吃的全吃过了也全学会了。双皮奶、姜撞奶、椰子炖奶、猪脚姜、艇仔粥、萝卜炖牛杂、爆炒花甲……要知道,去年我刚从老家过来时,连饭都不会做哪!”一年胖了25斤的小晚忍不住对着记者“吐槽”——“广州真是个培养厨师和吃货的地方,不说了,运动减肥去。”

  “‘吃货’最初级的层次是‘为食猫’,不求甚解,只为满足口腹之欲。第二层次的是‘食家’,就像不少老广那样,懂得判断食材的季节、判断出品的品质,不轻易为味道以外的包装买单。第三层次的是‘食家+师爷’,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仅懂理论,还要懂实践,甚至能指导餐饮企业提升出品。”劳毅波说。

  这种“食家+师爷”的角色,不是人人都能当。劳毅波回忆道,2013年,广州市荔湾区旅游局以“荔枝”为题,在泮溪酒家策划了一场“红云宴”,请出了大名鼎鼎的广府民俗专家屈慎宁“九爷”。这位番禺老叔父从文化研究者变身菜品创作人,与泮溪的大厨师傅们经过5轮研制试验,最终用现代食材打造了9款荔枝菜式,恢复“荔枝红云宴食谱”,成为一时佳话。

  即使没有“九爷”那样对饮食的深刻洞见,广州的食客们也不吝于向餐厅提意见建议。在北园酒家业绩下滑的那段日子里,不少上了年纪的食客在光顾北园后,都会拉上餐厅的大厨闲聊几句,或介绍周游各地遇上的新式菜品,或为菜品做法提供建议。去年,北园酒家迎来90周年生日,米其林餐盘奖为其锦上添花。

  挑剔执着又温情脉脉的广州食客,或许就是这座城市保持美食魅力的法宝。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民以食为天”。

  吃,背后是广州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广州秉承爱吃的天性,把懂吃作为人生的修炼,“吃货”形象天下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