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美味 2019-05-22 01:17 的文章
当心:外表光鲜的粽子可能含重金属,用一枚钉
各类粽子已经在市场出现有人会选择买粽子
还有的人会自己包粽子
这时就难免有黑心贩子出来“作妖”了,比如最近新闻报道,一些外表光滑、翠绿的粽叶,其实是用化学制剂,浸泡过的“返青”粽叶,用它来包粽子可能造成人体肝肾损伤。
那么,选购、食用粽子的时候
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怎么挑选安全新鲜的粽叶
网上热卖的“自制粽子”靠谱吗?
买“粽”不要看颜值,并不是越绿越好
因此,一些不法商家会使用化学手段,将老粽叶加工返青。而“返青粽叶”包制的粽子和传统风干粽叶包制的粽子相比,颜色嫩绿鲜亮,更容易误导消费者的选择。
那么,老粽叶加工返青,到底有哪些危害?
实验中,专家在粽叶中加了硫酸铜,经过20分钟的浸泡蒸煮,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专家支招三步骤
1、看外观
“返青粽叶”色泽青绿,看上去很漂亮,而正常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暗发黄。
“返青粽叶”包的粽子煮后粽香味不浓,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
3、煮一煮
把粽叶在水里稍微煮一下,观察汤水的颜色。新鲜的粽叶煮出来的水,明显就是一种枯黄的感觉;而硫酸铜处理过的粽叶泡完水之后,实际上是硫酸铜的绿色。
一根小铁钉的妙用
在“返青粽叶”的汤水中,丢入一枚银白色铁钉。5分钟之后,观察这枚铁钉的颜色。如果铁钉变黑,那么你就要留心了!
网购“自制粽子”存隐患
端午节除了超市粽子热销外,网上自制的粽子也跟着火了起来。而且由于价格便宜,颇受市场欢迎。不少卖家都会这样描述自家的产品:粽子由“妈妈”或“奶奶”手包,要等买家下单付款后才做,比流水线上下来的品牌粽子更新鲜、更美味……这些自制粽子与超市里的粽子相比,的确有价格优势,有1元/个、2元/个的。
这些卖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网页制作精美,粽子的手工制作过程描绘得很详细,粽子照片也非常诱人,但却大多回避了食品生产中最重要的信息,如没有制造者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存条件说明,更没有QS认证等信息。
此外,这些自制粽子在运输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缺乏冷藏保鲜措施,粽子很容易发生变质。同时,网购粽子维权也不容易,一旦发生因食品变质引发的食物中毒等情况,维权也很困难。
选购粽子要注意的诀窍
1、观察粽子的形态
正常的粽子应该是粽角端正,扎线松紧适当,无明显露角,粽体无外露;剥去粽叶,粽体具有应有的色泽;没有霉变、生虫和其他外来污染物。
粽子吃起来应该是具有糯米香、肉类香和豆沙香及其他谷类食物应有的香味,如发现粽子馅酸败、变馊、发霉,不要购买。保质期即将到期的建议慎重购买。真空包装的粽子,要查看包装是否有漏气或胀气现象,若有则可能已变质,不宜食用。
作者:采集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