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2-10 04:04 的文章
清華大學中國工筆畫高端創新人才交流培養平台走進雄安新區寫生
7月6日至7日,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8年度資助項目清華大學中國工筆畫高端創新人才交流培養平台舉辦採風寫生系列活動,走進雄安新區白洋澱王家村,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採風寫生活動。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北京市財政局發起設立,旨在繁榮文藝創作、促進文化交流、培養藝術人才的公益性基金。基金的設立,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立足全國文化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激發社會文化活力,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創新實踐。
採風活動由項目負責人清華美院中國工筆畫藝術研究所所長孫玉敏教授帶隊,10余名學員走進雄安新區,從容城到安新,從白洋澱外圍到四面環水不通陸路的王家寨村,一路領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旖旎美景,一路用畫筆快速記錄自己的感悟,正如孫玉敏教授所說,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我們畫家,要用我們的畫筆當做工具建設雄安,所以我們要走一路畫一路,創作大量的作品記錄這一偉大事業的發展歷程。
每一處寫生,孫玉敏教授親身示范,率先開始就每一處自然景觀的筆墨表象向大家示范展示﹔就每一位學員的寫生作品一遍遍進行指導,力求達到最佳效果,極盡可能的將其所有技法傳授給每一位學員,並針對他們的特長和擅長分類指導。
“兩天緊張的寫生行程,我們在領略白洋澱小荷才露尖尖角美景的同時,又感受到雄安新區人民的熱情。導師的示范提高了我們的筆墨語言,為下一步的創作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素材和經驗。”一位學員表示。
此次寫生得到了安新縣委組織部和安新鎮的大力支持,孫玉敏教授還就清華美院工筆畫研究所在王家寨村建立寫生基地及王家寨村村容提升、打造旅游文化村相關事宜與安新縣委及城關鎮等領導進行了深入探討,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責編:鮑聰穎、高星)
作者:采集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