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开幕
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等参观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展馆。(记者 许业周 摄)
4月18日上午,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会期两天。本届大会聚焦落实和服务国家战略,围绕“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的主题,搭建开放式、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代表参会,规模和内容都将超过往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国务院副秘书长肖亚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文斌,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林木声,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深圳市市长许勤等出席开幕式。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孙照华主持开幕式。
马凯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行对外开放的人才政策,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类人才资源、两个人才市场,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凝聚着中国人民自身的努力,也与世界各国优秀人才的参与和支持密不可分。
马凯强调,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经济正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提质增效升级、打造增长新引擎,发展的中国为国内外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不利于人才发展、束缚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极大激发各类人才投身中国建设事业的积极性。要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降低国外人才引进门槛,为国内外人才交流合作打通更加便捷的道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健全人才领域立法,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切实保护人才的合法权益,为中外人才发展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环境。希望中外优秀人才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在中国实现事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朱小丹代表省委、省政府致辞时表示,广东将以本次人才交流大会的举办为契机,围绕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统筹推进领军人才计划,外专千人计划等人才引进计划,制定出台更具开放性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激励政策,搭建用人单位与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的平台,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广泛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华创业发展。希望国内外各领域、各行业更多精英人才投身于广东新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直接参与广东乃至我国重大科技创新实践,在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实现自身价值、铸造事业辉煌的同时,助力创新型广东、创新型国家建设。
张建国表示,国家外国专家局将牢固树立“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观,制定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计划;在出入境、居留等方面为外国人才提供更大便利;继续坚持高端引进,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尊重、关心、支持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加快发展专业化、国际化人才市场,提高用人单位在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中的自主权,让外国人才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更舒心更安心。
许勤表示,深圳将全面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不断优化全方位支持人才发展的政策服务体系,营造一流发展环境,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创新创业的沃土、成就梦想的乐园。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于2001年创办。为了与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的高峰期更加吻合,从本届大会开始,会期将从往年的11月调整至每年4月中旬。
本届大会国际化专业化程度更高,预计将有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4200多家海内外专业组织、培训机构、高等院校、人才中介和科技企业参展,50个海外留学生团体、1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5000多个创新创业项目将参会。大会展览总面积达70000平方米,超过历届,主要内容包括15个板块,涵盖展览洽谈、人才招聘等各项内容,还新增了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深圳峰会、全球总裁创新峰会、新兴产业创新大会、全国软件人才项目投资交流会、亚太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博览会、留学人员人才项目对接会、国际教育展、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展等多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