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高新区:“双创”潮涌 积聚发展新动能
莫卓俊 陈舒慧 本报记者 罗晓燕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27家到如今的74家,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达45.9%;园区拥有国家级科技平台12个,省级科技平台52个;2018年新增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家,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省级博士工作站;各类创业主体加速涌现……
初夏的六月,在清远高新区这片热土上,一组组创业数据节节攀升,直观地反映了“双创”力量带来的勃勃生机。
近年来,清远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优化双创政策、完善双创服务、构建人才创新体系、激活双创平台等措施,全力打造“双创”升级版,让更多心怀梦想的创业者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中蓬勃发展,营造了创新创业风云涌动的新纪元。
厚植沃土 擦亮“双创”金字招牌
“双创”的发展,当然离不开顶层政策设计。清远高新区正在成为粤东西北地区科技创新发展中最亮眼的增长极之一。
近年来,清远高新区政策扶持体系不断完善,营造了宜创业、促发展的服务环境。
为进一步规范清远高新区科技创新资金的申报程序、审批流程、使用要求等,清远高新区先后出台《促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推动科技创新十六条措施》《知识产权资助奖励办法》3项政策。同时,为强化政策的及时性和激励作用,清远高新区积极组织政策兑现工作。近两年,园区共兑现政策财政扶持资金逾5000万元,园区超400家(次)企业获得扶持。出台《清远高新区人才创业项目评审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投入,增强政策支持引导作用。
同时,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产业发展有效整合,培育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建设高峰论坛,成立汇桔网清远知商谷,与汇桔网共建知识产权平台;积极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本整合,推动质押融资担保工作,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培训会议,支持区内科技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方式获得银行贷款,促进区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与银行合作推出专利快贷等业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2018年,清远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成果喜人:新安天玉、富盈电子、普塞呋磷、贝克洛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泰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获得中国第十二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8年,园区专利申请量2538件,同比增长10.88%;发明专利申请量718件,同比增长18.29%;专利授权量1527件,同比增长88.05%,发明专利授权94件,同比增长108.89%;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连续3年位居清远市第一。
此外,园区政务服务体制不断创新。清远高新区与清城区实行“两区一体”管理体制,园区的社会事务由清城区管理,强化清远高新区对园区的经济管理、科技创新职能和权限。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清远高新区设立建设局和代建项目管理中心、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成立粤东西北地区首个行政审批局——清远高新区(清城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众多优惠政策的出台,释放了清远高新区双创内生发展需求。而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化,使得双创的内生需求有了落地的温床和适生的土壤。
优化全链条“双创”生态 打造创业梦想基地
“双创”工作的推进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为双创“搭台”、激发市场活力,无疑是清远高新区推动双创升级的核心命题。
近年来,清远高新区积极协调多方资源,组织多场科技创新活动,优化科技创新外部环境。主办清远高新区创新创业大赛华师、华工专场赛,“华炬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赛事,以及科技成果精准对接会、产业发展国际人才高峰论坛、双创周、“天使我来了”双创盛典等多元化创新活动,打通对接珠三角高校优质创新资源的通道,进一步激发了园区创新活力,展示了园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