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区科技局“四个着力”破解企业科技人才难题
大众网·海报新闻东营1月6日讯(记者 练迪新 通讯员 扈建青)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在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创新中起关键作用。垦利区科技局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深入调研摸索,以产学研合作为抓手,探索科技人才招引方法,在“四个着力”上寻求突破,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进难题。
着力摸排人才需求,精准识别问题根源
垦利区科技局详细制定企业需求摸排表,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定期回收和梳理表格,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人才引进瓶颈等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情况,同时,积极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分镇街对垦利区内企业逐户进行摸排,与企业领导和员工亲切交谈,了解企业最真实的需求和想法。2019年以来,垦利区科技局共对40多家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发放调查表50余份,汇总人才需求30多条,建立起系统、动态的企业需求库管理体系。
着力引进科技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
垦利区科技局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招才引智理念,始终把产学研活动作为重要突破口,聘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专家,筛选多家高水平高研院所,主动组织带领企业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省农科院等多家院所开展系列产学研对接活动,为企业搭建与高研院所交流合作的桥梁,为企业引进科技人才疏通了渠道。
截止目前,垦利区科技局引进的1名高层次人才入围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一邦农业成为东营市“外专双百计划”首家入选者,实现了东营市高端外国专家引进方面的新突破。
着力留住科技人才,涵养人才原动力
垦利区科技局认真宣传和落实科技人才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营造重人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努力留住科技创新人才。加大高端人才申报力度,通过项目留住人才,积极申报国外智力项目、示范推广基地,组织景明海洋科技公司与澳大利亚籍专家实施的盐碱地南鱼北养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以及润松农业开展的芒草育种的开发与利用项目进行申报。积极组织新发、石大胜华、万得福、景明等企业开展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的申报,新发药业的龚俊波当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类初步人选,东营市此类别仅此1人入选。
着力用好科技人才,释放人才新活力
垦利区科技局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家的科技创新意识,加强懂科技、重科技人才的企业家队伍建设,努力用好人才。利用科技特派员队伍,培养科技人才,组织省市两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一线搞服务,积极开展特派员培训计划培训班共计26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开展“专家垦利行”工作,邀请高层次人才到垦利区调研考察,传播前沿理论和技术,为企业需求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引进科技人才与开发本土科技人才相结合,提升本土人才科技创新素质,努力利用外来高层次人才培养本土科技创新人才,组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目前,垦利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有突破,人才队伍持续扩充,智力支撑坚强有力。今年以来,新建院士工作站2家,1人入选泰山产业人才、1人入选外专双百计划(实现东营市零的突破),先后组织30多家企业分别与20多家高校院所进行了精准对接,邀请了武德珍、刘白玲、姚有为等高层次人才到垦利区考察,目前累计“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共计42次。引进了喻树迅、张洪程、桂建芳等6名院士以及朱德峰、李钟杰、潘伟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团队,30多人与垦利区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垦利区共有36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和24名省级科技特派员,数量、层次居东营市首位。4家企业入选第一批山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所承担的项目已全部列入2019年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59个项目中,东营市占4项,全部为垦利区项目。2019年11月,垦利区科技局被山东省科技厅评为科技特派员优秀组织实施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