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6-03 09:10 的文章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11月在深圳召开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将于11月2至3日在深圳举行,组委会近日表示,大会将围绕“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主题,以“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精品化、市场化”为目标,开展广泛的人才、智力交流。

大会组委会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说,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根本靠科技,关键在人才。作为集人才、智力、技术、项目和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盛会,大会围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将促进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成为中外人才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我国引进国外智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机制。

张建国强调,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是全面实施国家引智“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深入推进“外专千人计划”的重要一年,办好本届大会意义重大。要积极吸纳和整合历届大会集聚的国外人才、技术、服务等优质资源和经验智慧,继续围绕“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的主题和“国际化、高端化、精品化、市场化”的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大会内容安排和形式选择上更加突出高端、紧缺取向,更加突出服务中央“千人计划”和“外专千人计划”,更加突出服务国家引智“十二五”规划,更加突出大会的思想性、创新性和实效性,努力把大会打造成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促进会、引智成果和项目的推介会、国际人才智力信息的交流会。

深圳市长许勤表示,当前,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已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地区行列,正处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要推进创新发展、打造“深圳质量”,关键在于人才。要更加注重发挥人才资源的支撑作用,把人才优势打造成为深圳经济特区的核心优势,在新一轮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走在前列。特别是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举办,国内外人才与智力在“家门口”汇聚,为深圳招才引智提供了难得机遇。要充分借助这个平台,全面做好招才引智工作,把深圳打造成为人才政策的战略高地、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重要窗口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集聚地。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内容包括展览洽谈、深圳论坛、专业会议、高端招聘,同期还将举行系列的研讨、推介、对接、交流、考察和颁奖等重要活动。今年大会的亮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首次设立留学人员馆。针对新一轮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热潮持续升温和放量增长的态势,配合中央“千人计划”的实施,今年大会将扩大与北美洲中国学人国际交流中心、中华海外人才网的合作,专门设立留学人员馆,在全球范围内举行首届“创智杯”全球华人创新创业项目大奖赛,拟组织50个海外留学生团体、1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500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会,积极开展参观考察、项目推介、政策宣讲、交流对接等活动,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力争促成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项目落地。

二是首次设立高技能人才馆。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基础性角色。今年大会将在去年高技能人才分会场的基础上,于主会场设立高技能人才馆,通过世界技能大赛组委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香港职业训练局等机构的支持,主动与国内外高技能人才机构联手,通过政策推介、成果展示、专题研讨、人才招聘、机构对接、考察交流等形式,加强全球高技能人才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三是首次设立全球企业商学院专馆。商学院是专门培养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摇篮,深圳拥有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商学院,华为大学、平安学院、中兴学院、腾讯学院、招商学院、深圳航空学院等在全国颇有影响。今年大会将首次引入全球企业商学院联展,由中国企业商学院院长联合会具体承办,邀请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商学院(大学)展示优秀成果,同时配合全球企业商学院(大学)联展召开中国企业商学院院长(总裁)年度论坛暨颁奖盛典,拟邀请100位重点企业商学院院长(总裁)参会,形成大会的新板块、新亮点。

四是首次增加国家部委参与合作。根据《国家“十二五”引智规划》,国家外国专家局与国家有关部委建立了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经济发展开展引智工作。经组委会前期的深入沟通和联系,今年大会将首次邀请水利部、国资委、中国科学院等国家部委,作为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合作单位参会,为大会投放更多的优质资源,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开展人才智力交流合作,也为大会发展不断开拓和注入新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