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0-10 01:11 的文章

中国国际教育年会高端访谈丨李春生:深入教育

中国教育在线执行总编任蕾对话李春生副秘书长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教育对外交流亦步亦趋,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新时期,在“一带一路”的带领下,中国将以“一体两翼”为主线,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国教育在线特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李春生,讲述这段光辉岁月。  

教育开放不断深入,“一体两翼”是未来工作主线

  中国教育在线:您参加驻外工作多年,对于教育国际交流一定有特别深刻的体会。您觉得建国70周年以来,教育国际交流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李春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实现教育大国崛起的基础上开始向教育强国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为中国经济后发赶超、综合国力提升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引领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开放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2年,教育对外开放从学习跟跑中起步。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一时期双边教育交流的主要动力,源自政府间高层官员互访和双边教育合作协定。随着教育国际交流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迫切要求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组织形式。1981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全国性民间教育国际交流组织,民间教育交流合作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时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多边组织的教育交流合作也逐步开展起来。

  第二阶段,1993年至2002年,教育对外开放进入扩大发展阶段。

  中国双边多边教育交流进一步拓展。在双边教育交流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为这一时期的双边教育交流注入了活力。在多边教育交流方面,中国全面参与了世界遗产、政府间海洋学计划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计划,以及丝绸之路综合研究等重大项目。此外,这一时期教育对外交流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展示传播中国“以和为贵”的精神理念,减少国际交往中的误解和藩篱。

  第三阶段,2003年至2012年,教育对外开放迈入主动谋划、持续发力的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中外人文交流事务中。以教育交流为引领的中外人文交流工作逐步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的正能量。多边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成果丰硕,很多重要会议和活动开始在中国举办,包括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部长会议、首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首届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大会、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国际文化与可持续发展大会等。同时,中国人也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崭露头角,继中国学者苏纪兰两度连任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主席后,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当选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

  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教育对外开放步入提质增效、迈向领跑的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由此迈向了追求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教育的中心。

  中国教育在线:教育国际交流在不断深化的中外人文交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李春生:双边多边人文交流机制不断完善,上升为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支柱。迄今为止,中国已先后建立了中俄、中美、中欧、中英、中法、中印尼、中德、中南非等八个高级别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教育服务国家对外战略能力不断增强。教育国际交流在人文交流机制平台上得到实质性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