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6-28 04:52 的文章

"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 打出人才引育"组合拳"

完善配套政策,制定精细化培养方案…… 我市实施“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结硕果
打出人才引育“组合拳” 

人才是发展的“助推器”。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须着力构筑人才高地。

祖籍河南的范孟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去年来到江门,就职于市委宣传部。试用期满考核评为优秀,如今,她已被正式聘为市网络舆情信息中心主任,委以重任。

范孟娟与江门的缘分源自我市于2017年开始实施的“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2017年,市委书记林应武在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要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建立实施“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面向全国高校引进100名以上以博士研究生为主的高层次人才。

为实现靶向引才,2017年开始,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组成招聘工作组,分赴全国各地知名高校进行宣传。目前,首批24名引进对象已到岗开展工作,其中10人已完成试用期考核转正。第二批“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招聘已于去年底启动并完成公示,并陆续有一批人员到岗,引育工作效果初步彰显。通过“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我市干部队伍结构,打开公务员队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绿色通道,培养储备一批复合型高素质党政人才。

制度保障

福利待遇可惠及家人

贾雄文是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生,临近毕业时了解到江门正在实施“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于是他便报名参加了江门市新会区交通运输局的招聘,理想的工资水平、完善的配套政策,让作为外地人的贾雄文下定决心来到江门发展。他表示:“江门人才政策保障很到位,能够解决我们很多基本的、最为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出台多项配套政策和措施,力求更好地吸引、培育人才。

保障引进人才稳定就业,首先要解决编制问题。根据有关规定,我市“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引进对象编制进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将根据个人专业和经历实际,由市委统一安排到党政机关或国有大型企业工作。“接收引进对象的单位有事业编制空编的,优先使用该单位的空编,没有空编的由市编办在现有编制总量中调剂解决,并实行专人专用。”市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除了职位保障,我市还向引进人才提供了优渥的福利待遇。一方面是工资待遇,引进对象工资福利待遇按编制所在单位同等职级人员标准执行;另一方面是津贴补贴,引进对象生活津贴和住房补贴至少享受3年。

“目前江门引进的博士可享受每月3500元的生活津贴和2500元的住房补贴,硕士可享受2000元的生活津贴和2000元的住房补贴。”贾雄文告诉记者,考核优秀的引进人才,还可延长至首次聘用协议年限5年。

此外,我市还出台针对引进对象的配偶子女安置办法。要求引进对象配偶符合引进条件的,一并安排工作,无法安排的参照引进对象的工资50%发放生活补贴,累计可享受3年。子女入学方面,引进对象子女就读义务教育,优先安排到优质公办学校就读。至今,首批引进对象中,已有5名配偶得到满意安置。

精细培育

“培训+实践”激发人才活力

“如今,江门市委对于人才的关注度非常高,十分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这里工作生活,我感觉很安心。”就职于台山市科工商务局的硕士张睿这样评价。

在市委的高度重视下,近两年,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局在总结了选调生工作和全国各类人才引育工程的基础上,结合高素质专业化党政人才成长轨迹,对引育的博(硕)士制定了精细化的培养方案。

虽然“修行在个人”,但“师傅领进门”也必不可少。培养方案要求所在工作单位的主要领导担任引进对象的实践导师,做好传帮带,定期与引进对象谈心谈话,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成长。引导引进对象积极落实市委“四个一”工作任务,即树立一个品牌、完成一个课题、发表一篇论文、对接一次活动。

张睿的导师对政策分析、文字材料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这让刚开始工作的他“痛苦万分”,但他表示这样也让自己的业务能力迅速精进。除了工作高要求,张睿也发现了导师温情的一面。他说:“导师私下比较亲切,会关心我的个人生活,如联系租房、介绍江门风土人情,一些重要活动也会带我参加,帮助我拓宽人际关系,尽快融入当地。”

“到江门工作的感受怎样?各方面还适应吗?”“对我们的工程还有什么意见建议?”6月3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元醒到市人才工作局调研座谈,与“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引进对象、北京大学博士陈伟亲切交流,了解人才对引育工程的感受和建议,并要求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局要做好“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各方面各个环节工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类似人才引育工程提供实践经验和参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