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伟:融合共进,新金融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
图为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作主题演讲。新华网吴恺 摄
新华网上海6月26日电(史依灵 罗沛鹏)“培育新金融人才,才能有效增强核心竞争力。”6月24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出席“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论坛”,在“科技与金融:无处不在的新金融服务”主题论坛中表示,金融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高素质人才。
据哈佛大学研究数据显示,Bank银行4.0时代,传统银行电话销售人员、数据输入人员、收银员等岗位在2007-2017年期间出现了负增长,下降幅度接近一半以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合规人员、IT安全分析员、软件开发人员等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岗位的增长率在70%-169%不等。
“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败的位置,必须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潘光伟引用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的表述来强调培育新金融人才的迫切性。他认为,金融是人才密集、智力密集的行业,金融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高素质人才。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已发生根本的结构性变化,既懂数字化技术、又懂银行业务以及数字化管理的人才还十分匮乏。谈及如何培养新金融人才,他表示,“如何制定标准,培养什么内容、掌握什么技能、学习什么样的专业技术和能力,如“A”“B”“C”“D”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合规和风险管理需要掌握哪些技能等,这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潘光伟认为,中国建设银行聚合国内外高校、金融机构、创新型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是时也,也是势也。“‘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立意高远,是在国家产教融合战略中,用新金融破解社会痛点、民生难点的新生力量,给我们描绘了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崭新蓝图和美好愿景。”他说。
当天,中国银行业协会与建行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还共同签署了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师”的认证合作备忘录。潘光伟介绍,作为行业组织,探索金融科技师的资格认证,建立金融科技师的行业标准也是职责所在。此外,中国银行业协会还将汇聚多方资源,积极为跨界融合发展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让全社会和普罗大众都感觉到金融科技改变生活的巨大活力,使人们感受到金融是美好的。”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