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区积极构建技能人才协同发展格局助推锦江高质量发展
今年五一前夕,成都市锦江区“2019濯锦工匠周”正式拉开序幕,该活动以“濯锦工匠让文物活起来”为主题,用故事讲述一段“文物+工匠”的前世今生。
“此次活动是对锦江区实施的‘濯锦工匠’行动计划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也是对连续举办三届的‘濯锦工匠’评选成果的集中展示。”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开展“濯锦工匠”行动计划,是锦江区深入实施“锦遇良才”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该活动从2017年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三届,面向社会寻找了177名优秀工匠人才,在全区营造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构建技能人才协同发展格局,助推锦江高质量发展。
全视角“选匠”高起点打造标杆式金字招牌
“锦江畔把理想都实现……”伴随着朗朗上口的锦江区人才主题MV《锦绣锦江》及趣味生动的“锦遇良才”人才政策动画宣传片,今年4月18日,“才汇锦江筑梦高地”人才发展峰会在锦江区举行。会上举行了锦江区“一核三中心”人才服务站点授牌仪式,并为MFG创客联邦、绿地468(西部)文创中心等4个新经济人才服务中心和大慈寺国际青年社区外籍人才服务中心授牌;为四川猪八戒创新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等8名“锦绣优才”,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两家“锦城伯乐”,以及蜀锦工匠刘荣璋等11名“濯锦工匠”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杯。
近年来,为弘扬时代新工匠精神,培养造就具有更高素质、更多技能的劳动者大军,锦江区深入实施“濯锦工匠”行动计划,强化顶层设计,紧紧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新经济高地、国际化城区”技能人才需求,制定出台《关于“濯锦工匠”培育五年计划的实施意见》,重点在工艺美术、科技创新、文创设计、民间手工艺等领域培育一批技艺精湛、严谨细致、专业敬业的,长期坚守在生产服务一线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同时,创新评选方式,注重“德技”兼备,采取专家评审与社会化评价相结合方式,通过网络报名、组织推荐、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程序,开展“濯锦工匠”评选活动,连续三届累计评选出蜀绣、平面设计、护理、消防等40余个行业的濯“锦工匠”177人,表彰奖励两届“十佳工匠”20人、“濯锦工匠·最佳传承奖”1人,推荐培育“成都工匠”3人;打造品牌赛事,定期举办汽车维修、医疗急救等20余项职工技能大赛,搭建技能人才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及技能交流平台,以赛促学,储存“濯锦工匠”后备力量。
全方位“展能”高品质搭建国际化转化平台
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2018欧洲·成都合作周成都特色民俗表演上,“濯锦工匠”工匠代表赵琼为大家展示了中国茶艺。短短几分钟的表演,长嘴铜壶被赵琼耍得“刀光剑影”,并充满了中国式的写意,赢得了德国观众赞不绝口。除了赵琼的成都茶艺展示外,在活动期间还进行了蜀绣、旗袍等的现场表演,“濯锦工匠”的精彩表演让川茶之香、蜀绣之韵在欧洲沁人心脾。
糖画、剪纸、泥塑、竹编、制香、漆器……锦江区连续成功举办三届的“濯锦工匠”评选出了各行各业的优秀工匠人才,为弘扬工匠精神,发挥优秀工匠人才作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工匠人才聚集新高地,锦江区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打造濯锦匠心工作室,支持“濯锦工匠”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技师工作室,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主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变化,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工匠技艺向创意IP转变,工匠作品向市场商品转化;搭建成果交流平台,带领“濯锦工匠”走出国门,参加欧洲·成都合作周“新丝路新成都”主题推介会、中国文创周韩国首尔“创意成都”文创展,与德国孔子学院签署合作协议,举办“濯锦工匠”作品展销会、“工匠+公益”创意集市、“文物+工匠”创意展等活动,培育“蓉艺汇”匠人文化孵化机构,搭建“濯锦工匠”国际交流和成果转化平台;推动项目转化落地,建立“工匠+版权”服务平台,先后促成“濯锦工匠”与峨影集团、西部文旅,以及韩国桂园艺术大学等机构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0余个,预计产生经济效益约9000万元。
全社会“敬才”高频次弘扬时代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