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6-25 09:52 的文章

温州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对口援藏期满即将踏上

温州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对口援藏期满即将踏上

  浙江路

温州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对口援藏期满即将踏上

  温州井采访对象供图

  温州网讯 说起西藏,很多人也许并不熟悉那曲,人们想到更多的是拉萨、林芝,是冰川脚下清澈的河流和如镜的湖泊,是蓝天白云和五彩的经幡……

  但在西藏民间,却有一句谚语广为流传:远在阿里、苦在那曲、险在昌都。

  那曲是西藏最苦的地方,平均海拔4500米,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让人望而却步,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

  然而,有一群人来了。在2016年的那个夏天,温州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抵达了西藏那曲嘉黎县。

  1100个日日夜夜,他们用脚丈量着嘉黎县的每一寸土地,轰轰烈烈挥洒青春热血,只为兑现来时的那句承诺——变援藏为建藏,变介入为融入,嘉黎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持什么。

  日前,在西藏自治区第八批优秀援藏干部人才表彰大会上,温州援藏干部人才张崇波、李鑫受到表彰。今天,7名温州援藏干部人才全部将受到那曲市表彰。荣誉背后是艰辛付出的结晶——三年来,温州援藏团队助力嘉黎县在2017年成为那曲市首个税收亿元县,2018年提前实现脱贫摘帽,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县级)”。

  本周,这批干部人才的三年对口援藏期已满,即将踏上返程。虽然离别在即,但温州干部人才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将永远印刻在高原之上!

  产业援藏

  跑遍百余个村只为脱贫

  “生命禁区”建起三大基地

  那曲,被称为“生命的禁区”。从那曲到嘉黎,行车还需两百来公里,翻越海拔5260米的山口,路上还要不断吸氧,有时出现恶心、胸闷、脸色苍白等症状。

  这是省援藏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长、温州援藏领队、西藏嘉黎县委常务副书记张崇波来藏第一天的感受。想到往后要在这里工作3年,他没有畏惧退缩,反而问了自己一道题:我要如何当好援藏干部、援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

  张崇波记得,入藏之时,在拥有3.6万人口的嘉黎县,六分之一的群众还未实现脱贫。如何告别贫困,成为了援藏干部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变“输血”为“造血”!

  三年如一日,张崇波跑遍全县10个乡镇100多个村,行程近10万公里,在羌塘草原上用实际行动架起了民族团结进步的“连心桥”。在他的带领下,援藏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三大特色基地”就是他们留下的一份贵重礼物。

  嘉黎县产业结构较单一、低端供给问题突出,产业亟待转型升级。于是,他们深入走访基层调研,为培育产业和引进项目煞费心血。产业援藏,就要立足特色、因地制宜,打破原来的发展路径依赖。

  看,那曲首个援藏创业创新基地建成了——整合援藏资金投入3500多万元,打造西藏拉日现代商贸创业园,吸引百润投资、嘉华广场等5家浙江企业落户,获批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浙江企业在那曲建设畜牧产业一体化养殖基地——协调浙江企业在那曲注资成立西藏大央泱股份有限公司,着手建立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一体化的规模养殖场,启动建设占地30亩、租地1500亩的藏香猪繁育场,整合援藏资金1900万元建设夏玛、措多优良牦牛原种场,推动嘉黎牦牛、藏香猪等牧业走向市场。

  藏药材产业基地——投入1200万元,提升改造嘉黎县藏药厂,申报三种国药准字号药品,投资1375万元,建设藏药材基地,培育濒危药材。

  3年建成3大特色基地,嘉黎于2017年成为那曲市首个税收突破亿元县,2018年全县实现税收收入2.12亿元。

  “他们都是做事的人,我们称为久堂欠部(藏语意思是能人)。”嘉黎县阿扎镇次仁顿珠由衷赞叹,毫不犹豫地竖起大拇指。而温州援藏干部人才的回答总会很谦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

  项目援藏>>>

  嘉黎处处有“温”情

  32个援藏项目落地开花

  1000多个日日夜夜,越过身体适应、思念家乡、情况不熟这“三道坎”的张崇波,始终用这样一句话为自己鼓劲: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

  2018年的冬天,来自温州的浓浓爱心,治愈和温暖了两名藏族患儿。这场“千里救治”就是温州援藏干部人才牵头策划的医疗援藏项目——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川藏青光明行”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