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会友 增进交流合作
排球比赛 记者 刘子语 摄文化交流 供图
6月3日至11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云南省教育厅和昆明理工大学承办的第3届澜沧江—湄公河大学生友好运动会暨第5届南亚东南亚国家大学生文化体育昆明交流周在昆明举行。来自中国、孟加拉国、印度、老挝、泰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缅甸10个国家的400余名师生以体育会友,在运动中增进了解和合作。
比拼有收获
6月5日上午,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南区体育馆里,一场排球比赛正在进行。老挝苏发努冯大学的领队教师冯查伦·威宋在场边认真观看,不时与身边的队员交流。“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和各国的排球爱好者切磋,可要好好把握。”他说,不少参加过前几届比赛的老挝选手都告诉他,这项活动对个人球技以及团队合作的帮助很大,希望能从比赛中总结新的经验并带回老挝。越南太原大学(所属)经济与工商管理大学领队教师范如刚也铆足了劲。他第一次参加该活动是在2015年。他告诉记者,与第一次参赛相比,今年学校参赛选手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参加这个活动收获很大,我们希望有更多同学参与其中。”
“原来我们学校在泰国的大赛中都没有进过决赛,去年参加了澜湄友好运动会后,回泰国参加比赛就进决赛了。”泰国曼谷皇家理工大学学生事务主任本宋·克鲁坤乐呵呵地说,因为能跟更多国家的选手交流,球队水平明显提高。“另外,今年的活动安排更合理,同学们的住宿、饮食安排也更加科学。”
听到外方嘉宾的肯定,昆明理工大学的活动组织者们很欣慰很开心。他们说,随着澜沧江—湄公河大学生友好运动会和南亚东南亚国家大学生文化体育昆明交流周活动形成品牌效果,大家对活动的期待也更高。他们从去年11月就开始了今年活动的筹备,为的就是给各国师生呈现一个更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自2015年举办第1届活动以来,南亚东南亚国家大学生文化体育昆明交流周吸引了一大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年轻“粉丝”。与澜沧江—湄公河大学生友好运动会合并举办后,赛事平台规模更大,效应更为突出。据统计,截至今年,参加活动的国家已从2015年的5个增加至10个,外方参加人数由189人增加至309人。
交流添情谊
“对于每场比赛都要积极准备,但成绩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体育运动是我们的爱好,也是交朋友的方式。”如印度加尔各答国际管理学院学生西达尔特所说,澜沧江—湄公河大学生友好运动会和南亚东南亚国家大学生文化体育昆明交流周为不同国家的青年学生搭建了体育竞技的舞台,但它的作用不仅仅是鼓励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运动本身还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如,今年的活动设置了金殿考察及昆明理工大学校园开放日等文化活动,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彼此、进一步认识中国。
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生许尹甯10年前到过四川。“和10年前相比,中国的变化很大,特别是在市容、电子科技方面。”许尹甯说,现在她能通过网络买到四川、云南的麻辣小零食。这次来昆明,当地的景色和友好的人们让她印象深刻:“明年,我还想再来昆明。”
“嗨,又见面了。”本次活动期间,昆明理工大学泰国留学生苏苏特意来看比赛。在赛场边,她偶遇了泰国曼谷皇家理工大学的“老朋友”,他们在前几届的活动上相识,今年大家又见面了。
泰国曼谷皇家理工大学国际学院高级顾问范通·波拉森热情地邀请苏苏合影,和苏苏聊着在云南上学的情况。他感慨,中国的经济、科技正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愿意与世界分享经验,也愿意为周边国家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这几年,云南和泰国的经济、人文交流越来越密切了,其中,像运动会这样的活动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
泰国曼谷皇家理工大学校长助理皮萨努瓦·苏嘉威潘也加入了讨论。他认为,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年轻人有优势也有责任成为各国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力量。对于湄公河流域国家来说,这种交流尤为重要:“澜沧江—湄公河不仅是一条河,我们几个国家的未来都因它联系在一起。而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区域内各国更加亲密。”
合作育人才
“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中国大学与泰国大学的不同,我很推荐泰国孩子到中国留学,了解不一样的文化。”泰北皇家理工大学老师维拉查·德赛说,在学生交流的同时,学校间也找到了合作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