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6-24 15:07 的文章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为本不是一句空话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6月17日至18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小组会上,委员们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其中,“人才为本,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人才”成为共识。

  政策已出落实为重

  “从《中国制造2025》到《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再到《职业教育法》。激发制造业人才活力,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当下,关键在落实。”谈到制造业人才培养,多位委员把着力点放在了行动上。

  在陈荣书常委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已连续出台了多项改革措施,在推动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社会环境、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在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而落实落地还需要多方合力。“我在天津市和陕西省针对制造业发展进行调研时发现,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央顶层设计有了,但地方对制造业发展的整体配套规划还不够,特别是缺乏对制造业亟须人才培养、选拔、使用的规划。”王伟光常委认为,各地方应加紧按照国家制造业产业布局,考虑整个产业体系的需求,做好各类人才的配套规划。

  做好规划,还需要懂的人去精准落实。“我们应重视懂经济、懂制造业政府部门专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这样对落实中央政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对解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可以有重点地进行布局。”郑永飞常委说。

  积极性有了还需要联动性。“有关部门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出台了很多很好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不过我们也发现各部门政策之间还缺乏一定的联动性。比如,教育部要求高校每年发布就业情况报告、教育质量报告、办学情况报告,但这些报告由不同司局提出,指标体系不能很好衔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办学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人才走向与国家战略和地方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教育部可以对各部门已有的各种数据库进行关联度分析,挖掘数据,发现规律,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割裂。”吕忠梅常委说。

  过剩和短缺并存人才结构亟待优化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制造业人才队伍。而随着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人才结构短板开始呈现。

  委员们认为,这个短板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过剩体现在传统产业人才素质提高和转岗转业任务艰巨;短缺体现在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紧缺,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人才不足。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大桎梏。

  “我们应抓住当前对制造业工人短缺的难得共识,加快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身份转换。”葛红林常委认为,可以将达到技术水平的工人作为制造业人才引进,为其办理落户,纳入住房保障;从央企国企做起,放宽用工编制,取消“一企二制”,从管编制向管效益转变,鼓励农民工通过掌握技能来改变身份。

  装备制造业的芯片,就相当于人的心脏。心脏不强,体量再大也不算强。而要加快在诸如芯等核心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没有高科技领军人才就是空谈。这一点对于熟悉军工制造企业的吴刚常委来说,深谙此道。“我们应着力抓好重点人才培养,加大工程型领军人才、系统性科研人才、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人才培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这对我国制造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吴刚常委说。

  而相对于高科技领军人才,技能人才短缺也不容小觑。“我国90%以上的小微企业基本没有持证上岗的技术工人。传统制造业优势渐失,一方面企业面临招工难,另一方面仅靠流水工人作业,制造业产品的竞争优势也将不在。”贾楠常委一番话道出了现状。

  那么,问题如何解?刘晓庄常委认为,应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同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工匠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加大对技能人才的税收优惠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