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6-18 14:00 的文章

非洲青年在中国:远渡重洋求真知 架友情之桥做

  中新网长沙6月15日电 题:非洲青年在中国:远渡重洋求真知 架友情之桥做交流使者

  记者 唐小晴

  跟着中非关系的不停深入,越来越多的非洲青年选择来中国留学。教诲部本年4月发布的数据称,2018年,有81562名非洲留学生在中国各地高档院校进修。

赞比亚青年佳诚喜欢中国汗青。 唐小晴 摄

  截至客岁8月,中部省份湖南高校招收非洲留学生有1100余名,占该省吸收国际留学生的50%以上,专业涵盖农学、医学、工商办理、土木匠程和机械等范畴。他们期待施展在中国粹到的专长建设本身的国度,在非中之间架起一座交流互助的友情之桥。

  “取经”医学提高地点国医疗程度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一间尝试室内,非洲辫齐腰的加纳青年晨星正在娴熟地给小鼠换垫料、麻醉、缝皮。

中南大学刚果(金)留学生珍妮和中国粹生一路舞蹈。受访者供图

  “加纳在医疗装备和医术程度上亟待提高,结业回国后我想操纵在中国所学去各大医院轮流会诊,帮忙加纳人民减轻病痛。”晨星曾亲目睹证了湖南援非医疗队的精深医术,她信赖来湖南能学到专业周全的医学技能。

珍妮(左)和马吉合影。 唐小晴 摄

  为学到更多常识,这位非洲女人天天都要提前预习、课后温习,一有时间就啃医书,成就在班上压倒一切。

  带着成为一名大夫的空想,35岁的赞比亚青年佳诚也不远万里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研习临床医学。没来中国前,他通过影戏、纪录片知道了美猴王、马王堆女尸,并认为中国人城市功夫。此刻,他爱上了红薯和剁椒鱼头,独一忍受不了的就是长沙炎天炎热的气候。“比非洲还热!不外,中国人的友好和热情能抚慰我躁动的心。”

  结业后,佳诚打算回抵家乡的医院实习。“假如能做援非大夫的助手,就可以成为中国大夫和非洲病患的相同桥梁,帮忙中国大夫相识两国间差别的医疗看法,消除其语言停滞。”佳诚说,中国和非洲是“全天候伴侣”,两国调和、友好、和平共处,他也但愿深入相识中国文化,成为中国和赞比亚在医学范畴的交流使者。

莫桑比克22岁小伙马里欧。 唐小晴 摄

  中国留学履历增长就业时机

  非洲面积第二大国刚果(金)矿产富厚,但缺乏开采技能。为成为一名矿山开采技能员,珍妮依赖中国当局奖学金的支撑,进入中南大学攻读采矿工程专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学完再归去教给更多的刚果(金)人,他们有了技能,就能提高经济收入。”初来中国,因语言不通、文化和饮食差别,珍妮很不习惯,但学校在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的慰问,让她倍感温暖。

  虽然来岁7月才结业,但经伴侣先容,珍妮已收到不少在刚果(金)投资的中国企业的口试通知。珍妮暗示,有中国留学履历的非洲青年,归去后会有许多就业时机,刚结业月薪就能高达1000美元至1500美元。“中国企业也需要深入相识刚果(金)文化,才能更好地与本地人互助,我乐意做相同的桥梁。”珍妮说。

多哥共和国青年莫松客。受访者供图

  乍得青年马吉也因中国留学履历得到更多就业时机。本地一石油公司曾以1100美元月薪聘其做中文翻译,但他拒绝了。“结业后照旧想从事修建相干的职业,帮忙本身国度成长。”这位自称“黑皮肤的中国人”正在中南大学修建与艺术学院进修土木修建与规划设计。

  在同济大学学了一年汉语后,莫桑比克22岁小伙马里欧来到长沙理工大学进修机械相干常识。“莫桑比克的机械工程师很少,中国所学能让我找个好事情。”

  用技能传承中非友好“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