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博创园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 推
新华网重庆6月10日电(王彩玲)近日,重庆两江新区举办了首场全球“云引才”专场活动, 其中,17家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面向全球人才抛出橄榄枝。据两江新区人才中心相关人员透露,目前,重庆两江新区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已集聚中国汽研、中科院绿色智能研究院、金康新能源、长安新能源等20余家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正以两江协同创新区为核心,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在搭建产学研结合、突破关键技术、推动成果转化、搭建学术、技术交流平台以及创新创业的示范平台等方面进行探索。
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
为推动博士后事业创新发展,2019年11月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在两江新区探索建立博士后创新创业园。
“两江新区博创园采用‘一园三片’的架构,由两江协同创新区、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3个园区组成。”两江新区人才中心相关人士表示,两江新区通过整合相关部门的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并结合市场化手段,构建了“产业创新+产业孵化+产业加速”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为博士、博士后为主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等提供全流程服务。
“两江新区博创园成立旨在集聚一大批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建设‘高端智力密集、科技创新活跃、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该人士介绍称,同时,为博士和博士后人员在两江新区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吸引更多博士后人员到两江新区创新创业,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
构建完整人才政策体系
为构建“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发展生态,两江新区博创园不断创新服务举措,通过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政策、构建人才引育平台,形成了支持博士后人员创新创业的完整政策体系。
具体来看,对两江新区重点企业新招聘引进国内36所“双一流大学”和国家承认学历的部分国内外高校的全日制应届博士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将给予3万元的一次性租房补助或提供直接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
对重点产业领域的骨干企事业单位组建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经审核批准,按照国家级60万元、市级30万元的标准给予开办资助。
对在两江新区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在站博士后人员,3年内按照每人每年10万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有市级资金补贴的按就高标准执行;对出站后继续留在两江新区进行科研工作的全职博士后人员,经评审认定,3年内可分期资助每人每年10万元的科研经费。对在博士后工作(流动)站担任博士后合作导师工作的,每成功培养1名博士后给予10万元工作补贴。
据介绍,两江新区的工作(流动)站和博士后人员在享受市级政策的基础上叠加享受两江新区的人才政策。
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对于下一步的人才服务规划,两江新区人才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江新区博创园将以协同创新区为核心,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特色鲜明、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博士后工作(流动)站。
“工作(流动)站的建立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该负责人说。
此外,两江新区博创园还鼓励新区企业建设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等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博士后人员创业项目在园区内实现成果转化;鼓励各行业领域、各设站单位举办学术研讨会、博士后论坛等,促进博士后人员学术交流、研究合作。
“从长远来看,推进高校(流动)站、科研院所(工作)站与园区创新创业资源共享,有利于校企双方资源的共享、人才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该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博士后人员参加各类学术技术交流和培训,能够进一步拓展视野,提升学术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吸引更多博士后人员共同参与新区核心技术基础研究攻关,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协同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