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6-14 10:04 的文章

计划招生1860人 培养新型交叉学科人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全国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大学。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中国科大入选A类大学。日前,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杨锋在做客新华网《高考情报局》表示,中科大的科研创新能力享誉国内外,一直被誉为“科技英才的摇篮”和“科技创新的重镇”,在量子通讯、铁基超导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坚持“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培养特色

  不断探索新型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

  “我校是入选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数量最多的国内高校。”杨锋举例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陈仙辉团队2013年凭借“铁基超导”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团队2015年凭借“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三年两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学校在“墨子号”和“悟空号”两项成果上做出重要主导型贡献,同时也参与了“天宫”、“天眼”两项成果的研究。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评选出来的2017年世界科学年度十大人物,该校潘建伟院士入选,被誉为“量子之父”。《自然》评选出来的2018年世界科学年度十大人物,该校时年21岁的校友曹原因为石墨烯超导的重大发现而名列榜首。

  中科大一直致力于卓越人才培养,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培养方式。杨锋介绍,宽厚实分别代表基础教育的通识性、难度要求和实践结合,精新活分别代表专业的强大实力、新颖性和灵活性。

  据他介绍,该校人才培养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特色:

  一是精英教育。“学校连续20年没有扩招,每年保持1860人的招生规模。”少年班是该校实施英才教育的典型代表。为满足国家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战略需求,在少年班经验基础上陆续创办14个科技英才班,分别以各个领域的杰出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英才班,采用更高水平的师资配备,全方位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二是因材施教,100%自主转换专业,尊重学生兴趣。学生有三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分别是大一下、大二上、大二下,三年级后还可调整专业或个性化设计修课计划,不转专业也可以修别的学科;三是国际化办学。学校的全奖出国深造率一直在30%以上。当前,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际化办学且所有申请参加国际交流的本科生都得到了学校的资助;四是科研导向,鼓励创新创业。学生在大三期间可参加大学生研究计划。学校为学生进行大学生研究计划提供充足的经费,参与该计划的学生将有机会到海内外名校,或者知名企业实习、实践;五是新型交叉培养人才。比如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培养生物医学人才等。

  此外,学校非常重视本科生教育,增加对本科生的师资投入。专职教师中,三分之一以上具有院士、长江、杰青、优青、青千等全国性人才头衔。从师资队伍的绝对数量来说,两院院士55人,杰青和优青的数量都超过100名。杨锋表示,为保证教学效果,学校要求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

  招生计划稳定计划招生1860人

  大类招生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

  理工科实力雄厚,医科培养独具特色

  关于该校今年的招生政策,杨锋表示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是招生计划稳定,计划招生1860人。招生指标在全国各个省市区的分布,也基本保持稳定,和去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二是提档不退档。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均实行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我们承诺,所有报考我校的投档考生,都不会退档。我校根据各省(区、市)招生计划和考生报考情况,确定调档比例或分数线。录取时,可根据报考的生源质量等情况对招生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三是认可各省考试院的招生政策,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教育部及考生所在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加分进档;四是专业录取时不设专业分数级差,考生以高考各科目总分(不含附加分)依次选择专业志愿,总分相同时,按分项(数学、理科综合、语文、英语为序)分数从高到低排序;五是大类招生。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大二再挑选自己喜爱的细分专业,高考录取时按照一级学科或者学科门类来大类录取。据悉,该校在大二可供选择的专业上增加了不少有新意的专业,比如临床医学、大数据科学、中法数学英才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