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5-14 12:29 的文章

【陇上农学杰出人物系列报道之十七】怀揣初心

  王东成,男,汉族,1976年9月出生,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7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讲师,国家计算机软件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高级电子商务师,甘肃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主讲教师,白银市青年教学能手,白银市骨干教师,白银市园丁奖获得者,甘肃省中职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现任教于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陇上农学杰出人物系列报道之十七】怀揣初心

查阅资料

  勤工俭学的优秀学子

  1996年8月,王东成考入了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农艺教育专业。入校后的他,如饥似渴的读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成绩优秀,表现突出。

  自幼丧父,家境贫寒的王东成,在生活上总是节衣缩食。当班主任张岁玲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向系领导做了反映,系里及时给王东成发放了临时困难补助,并研究决定给他提供一个勤工俭学岗位,帮助他解决生活困难,让他顺利完成学业。

  “系里为我安排了在农学系小红楼打扫卫生的勤工俭学岗位,每月按120元的标准发放劳动报酬,在当时对我真是雪中送炭,解决了我的生活困难问题。这是我人生最难忘的一件事。我特别感谢系领导和母校。”王东成说,“每天凌晨五点我准时起床打扫厕所、水房、楼道卫生,从没有因为勤工俭学而耽误学业。楼上的伙伴们曾经开玩笑的叫我‘王所长’。我靠双手奋斗,心里很坦然、很踏实。在小红楼打扫卫生两年多,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认识到职业无贵贱,劳动最光荣,服务最高尚。”

【陇上农学杰出人物系列报道之十七】怀揣初心

参加德国赛德尔基金会专业能力培训

  正是基于在甘肃农业大学的历练,工作后,王东成面对各种困难都能欣然接受,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这是母校给他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他后来事业上不断进步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

  谈起大学老师,王东成说:“大学时代我有幸遇到了两位可亲可敬的班主任张岁玲老师和闫丽娟老师,她们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对我非常关心,我从内心里很感激她们!还有系里的党总支副书记文晓洪老师,在学习上鼓励我,生活上关照我,像父亲一样,我很尊敬他!校团委副书记李允老师经常指导我们组织大型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我的组织、协调和交际能力。我很感谢他。”

  大学期间,王东成曾荣获甘肃农业大学“优秀团学干部”和“三好学生”称号;1998年荣获“甘肃省暑期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1999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共青团员”,同时被团省委授予“甘肃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并获得省教育促进会资助的优秀贫困大学生奖励基金。同年还荣获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和北京建昊集团共同设立的“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基金·建昊奖学金”,作为甘肃高校获奖学生唯一代表,王东成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表彰大会,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春华给他们颁奖。

  2000年王东成毕业后放弃了在北京或兰州就业的机会,他怀揣着初心,回到了家乡,到基层甘做一名教育工作者,他要把母校给予他的精神,传承下去,传播下去。

【陇上农学杰出人物系列报道之十七】怀揣初心

与学生交流

  扎根职业教育的优秀老师

  2000年10月,怀揣初心的王东成,进入了靖远职专,成了一名职业学校的老师。他的梦想就从这里扎根了……

  当时,靖远的职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学校办学环境艰苦,社会上普遍存在“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现象,社会和家长们对职业教育政策认识不足,存在很多偏见,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差生”教育,不愿让孩子就读职业学校。

  进校后,王东成主动承担招生宣传任务。十几年来,他先后多次深入全县各个乡镇走村入户进行招生宣传,他经常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求学经历教育引导初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来职业学校就读。

  王东成说:“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当一个年轻人有了技能和本领,他就会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技能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本领,是一个人不断攀登的高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工种,只要不断钻研,精益求精,就能攀上高峰,成为这个行业的状元。任何行业都可成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些代表国家水平的大国工匠,就是顶尖的技术人才,他们都是从职业院校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