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14+5”跨学院大类招生 创新“三制五化”人
东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知名高等学府。
学校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等重要发展时期。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目前,学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
东南大学招办副主任张涌做客新华网。新华网夏添摄
2019高考情报局·招办主任说高考
本期为大家介绍东南大学2019年招生政策
一个多世纪以来,东南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33万各类优秀人才,涌现了一大批在各行业领域建功立业的精英翘楚,在国家授予的23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5位东大校友;在27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3位东大校友;在东南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200多位。
东南大学今年招生最大变化就是实行跨学院大类招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自主选择权表现在3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吴健雄学院的吴健雄班,吴健雄班的同学入校时不分专业,后期可以选择全校所有四年制的理工科专业。2019年吴健雄班面向全国招收120名同学。
第二个层面是吴健雄学院的卓越班,卓越班将分5个学科大类方向进行招生,包括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机械能源材料类、土木交通类和自动化电气测控类。同学们,可以在入校一年后相关大类中任意选择专业学习。2019年卓越班面向全国理科考生入校后选拔100名同学。
第三个层面就是学校推出的跨学院的大类招生。2019年,东南大学按照“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科”的学科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将78个本科招生专业调整为14个大类、5个专业进行招生。
14个大类包括土木交通类等方向的5个工科试验班、理科试验班、建筑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文科试验班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临床医学类和设计学类,5个专业具体是生物医学工程(本硕连读)、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预防医学以及英语和日语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选择相应的大类学习,经过1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特长,双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除此之外,入校同学还可以通过转系转专业,辅修第二学位等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未来学校将按照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整体规划,
实施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三制五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导师制,是指学校为本科生配备包括硕导、博导和院士等在内的优秀导师,为本科生搭建最好的指导平台。为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学校在2019级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完成6—8个学分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交流和讨论,接受真实的科研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本科生的学术素养和规范。东南大学每年的本科招生人数在4000名左右,导师制实行后,平均每人指导每级2位本科生,真正实现完全导师制。
书院制主要是为了促进不同专业背景的交叉、不同思维模式的碰撞、不同兴趣爱好的交融。学生可以有更多时间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交流。在课堂之外,还设立了驻院导师。驻院导师重点对学生思想建设、学业发展、生活成长、通识教育等方面加以指导。
完全学分制,是指学生有更多自由权、自主权去学习感兴趣的课程,东南大学推进完全学分制和个性化培养,所有本科课程和部分研究生课程供学生自主修读,增设自主发展学分和课程,学习若干专业课程,如考核通过,达到相应的学分,可同时获得相应专业学位。东南大学已经在吴健雄学院实施完全学分制,通过构建“1+x”培养体系,允许学生在弹性学制范围内,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修读的课程,达到某个专业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即获得证书。
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有11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其中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艺术学理论5个学科教育部学科评估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