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19-12-02 00:54 的文章

中考政策有变化,听听教育大咖怎么说

  11月2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发布重要文件,其中《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简称《考试命题意见》)中明确提出,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消息一出,立马登上了微博热搜。记者发现,网友评论大致分为两派,支持者表示“取消考纲是好事,课程标准才是权威,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也有人提出了疑虑,“以后再也没有‘超纲’一说,考试会不会越来越难?”对此,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教育界专家学者,听听他们怎么说。

  实习生 陈志豪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舒越

  取消考纲是趋势

  更注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

  《考试命题意见》强调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统筹兼顾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试题命制既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性、记忆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提升试题情景设计水平。

  “切实做到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其实取消考纲不是新鲜事了。今年4月,上海公布了《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其中明确“考试内容限定在普通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并没有提及考试大纲。

  那么,江苏什么时候开始实行这一政策?记者联系到了省教育厅基教处相关负责人,他表示,具体落地方案还没有制定,不过取消考纲早已是趋势,未来试卷命题将会更注重课程标准,以此考查学生综合能力。

  11月29日,2019年高中教育发展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百名教育大咖汇集,探讨新时代高中教育发展之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张志勇告诉记者,今年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和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促进教考有效衔接。同时,还从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和加强命题能力建设等方面对改进命题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很多人会误解,取消考试大纲,是不是就没有考试范围了?试卷会不会难得没有边际?其实,他们忽略了各门科目都是有课程标准的,这非常重要。”张志勇说,考试大纲告诉你的是知识点、题型、考试范围,都是一种经验性的描述。而课程标准是告诉你知识点的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现学生们的核心素养。

  2023年前,实验操作将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2023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

  教育部还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简称《实验教学意见》),其中要求把实验教学情况纳入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把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2023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作为高中招生录取依据。有条件的地区可将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省级统一考试。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中小学实验教学纳入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强化督导结果运用。

  《实验教学意见》还指出,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相适应、与课程标准要求相统一的实验教学体系。教育部制订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和操作指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学科制订实验教学基本规范;学校要开足开齐实验课程,组织开展好基础性实验和拓展性实验。

  “课程是经典社会生活的浓缩。”张志勇表示,他非常赞同“跳出课本”的课程体系,学习可以发生在博物馆,也可以发生在运动场上、音乐厅中,当然也可以在实验操作时,这些都是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

  分层教学、走班制…… 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

  普通高中“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应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的“探索高中阶段,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政策举措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