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19-10-03 18:46 的文章

我国消费发展升级动力强劲 贡献进一步凸显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在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中国要客观认识消费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更好地发挥消费引领国民经济循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消费贡献进一步凸显

  2018年,在面临多年少见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下,中国消费发展总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最终消费贡献率为76.2%,连续5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首要动力。二是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增速有所放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1万亿元,保持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9.0%,15年来首次低于10%。三是服务消费高速增长引领消费结构升级。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4%,比2017年下降0.9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速分别高达16.1%、13.1%和9.1%;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占比为44.2%,比2017年提高1.6个百分点。四是城乡间、区域间消费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0.7%,比城镇居民高近4个百分点;西藏、安徽、云南、江西等中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消费发展升级动力强劲

  今年,尽管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和严峻,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为消费发展和升级提供强劲动力。首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一步增强消费能力。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中国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就业优先政策、城乡居民增收措施等,加之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和减免新标准的实施、消费扶贫政策的落实等,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将得到有力提升。其次,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激发消费潜力。庞大的人口规模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决定了中国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随着《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政策措施落实,制约居民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将得到破除,制度创新带来的红利将激发消费潜力释放。再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扩大有效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入推进,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将加快发展,顺应消费需求新变化的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水平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供给创新将更好地满足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最后,技术创新催生消费增长新动能。制造业技术改造,5G商用步伐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等将有力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并催生4K电视、5G手机、智能家居等消费新热点,技术创新将带动新一轮产业创新和消费增长。

  消费驱动国民经济循环

  消费作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切社会形态中生产的最终目的。随着中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强大的国内市场逐步形成,2019年,消费将成为国民经济循环的主要驱动力。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从而使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动力持续增强,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消费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体现。

  消费规模增量仍将保持全球第一。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优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强烈,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中国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的趋势没有改变。随着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服务消费占比提升,主要反映商品和餐饮消费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扩大与增速放缓仍将并存,预计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增速将略有放缓。即便如此,中国消费规模的增量和增速仍将保持全球第一。

  服务消费将在居民消费中占据首位。随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进一步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中国食品消费支出占比,即恩格尔系数将继续下降,吃、穿、用等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非耐用消费品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将下降。在技术创新引发手机、家电等更新换代驱动下,耐用消费品支出占比将有所提升,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将梯次升级。随着文化、旅游、教育、养老、医疗等服务消费潜力释放,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占比将超过50%,超越非耐用消费品成为居民消费结构中的首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