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19-10-03 11:51 的文章

四季度需求有所回暖 明年汽车有望重回正增长

  自2018年以来,汽车行业一直处于周期谷底。但随着汽车板块即将见底,政策暖风频吹,目前市场预计2019年四季度汽车需求将逐步回暖,并且持续到明年有望重回正增长。

  乘用车28年首次负增长

  按照新的国家标准,汽车分类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类。其中,乘用车是汽车细分领域中规模最大的,以2018年为例,乘用车新车销售2371万辆,占汽车整体的84%。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汽车销量为2808.1万辆,同比下降2.8%,创1990年以来首次年度下滑。

  具体来看,乘用车全年销量为2371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4.1%;商用车销量继续增长,但增速明显回落。

  乘用车细分领域表现概况

  按车型划分,乘用车主要包括轿车、SUV和MPV。其中,轿车是最初引入国内的车型,在操控性和主动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

  SUV从2010年左右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车型空间大。MPV前期主要是商务属性,目前

  也逐渐进入家用领域。

  从市场份额来看,相比2017年,2018年轿车和SUV的份额均有所提升,MPV份额下滑。主要受小型SUV和大7座SUV的影响。

  从价格上看,SUV市场均价呈下降趋势,以前价格比轿车高30%,现阶段价格比轿车高10-15%。SUV成本比轿车高5-10%,综合利润恢复至正常水平。

  长远来看,SUV价格将跑赢轿车。理由有两方面:

  轿车在2010-2013年为购买高峰期,以8年的新车更新周期计算,则2018年起进入置换期,消费者选择SUV的概率更大;

  SUV比轿车更高的油耗受到诟病,随发动机技术进步、电机+发动机P2电混动普及,车型油耗绝对值会不断降低,消费者对SUV油耗的敏感度会下降。

  MPV市场方面,从2013年起,MPV市场中A级车占绝大部分比例,份额常年保持在60%以上。MPV车型在国内一直以高端美系日系商务和低端自主品牌(10万以下)为主,缺乏家用的适用型MPV,这是自主品牌很好的突破口。

  缺点是市场容量略小,年销量约为200万,最近两年的下滑主要是SUV均价下移造成的份额挤压导致。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MPV的多功能性将更加显著,其份额将会渐渐提高。

  三大因素导致汽车销量下滑

  整体而言,宏观经济下滑、购置税政策透支以及国六排放政策提前等因素是导致汽车市场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首先,乘用车销量与GDP、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一样,增速中枢会逐渐向下。2015年的增速为9.4%,而后2016-2020年每年增速逐年下降,增速中枢降低到4%。经过测算,发现2016-2017两年批发销量透支了300万,2018-2020三年将正好冲回之前被透支的300万。

  购置税方面,2009-2010年受小排量购置税政策刺激,汽车行业增速恢复至两位数:2009年1月1日起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按5%征收,财政减税额120亿元,汽车报废更新补贴50亿元;2010年1月1日起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按7.5%征收。

  今年7月1日起,有15个省市将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国六提前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地方政府响应国家号召,提前实施国六,导致车企和经销商准备严重不足,国五库存堆积严重。但消费者了解到很多产品会出国六版本都在持币观望,还有人认为厂家后续会清库存导致国五降价所以也在观望。

  汽车市场四季度需求有望回暖

  对于汽车行业前景,目前市场普遍预计汽车市场需求有望在今年四季度回暖。

  平安证券认为,汽车市场今年下半年将迎来边际改善。理由如下:

  国家政策有很大余力:目前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河北多地已经开始对国二及以下排放车型进行限行,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预计将有更多城市加入限行行列,这将促进

  老旧排放标准汽车报废更新。

  换购需求强烈:未来十年进入换购需求驱动增长期,类比日本1970-1979,换购需求渗透率将迅速提升。2018年零售销量中换购需求已经占比40.5%。

  千人保有汽车发展空间依旧很大: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2.4亿辆,千人汽车保有量168台,总体而言仍属年轻的汽车消费市场。在人均GDP到1万美元时,日本、韩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约200辆,未来5年中国千人保有量达200台时我国汽车保有量预计达2.8亿台。长周期看,中国汽车行业千人保有量有望达350台以上,销量有望达4000万台。

  与此同时,天风证券也指出,目前汽车行业库存已经在近几年的底部,汽车行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值7月已降至-11%。预计今年四季度汽车需求将逐步回暖,并且持续到明年有望重回正增长。政策落脚刚需挖潜和技术升级,电动智能网联等规划密集出台,利于龙头扩张竞争优势。

  新能源+智能驾驶成未来增长亮点

  从行业发展方向上看,自2017年开始,整车企业不断提高研发开支,在新能源+智能驾驶的方向上不断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