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正人均工资不到重庆平均工资一半 劳动纠纷
9月26日,重庆新大正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大正”)首发上会。新大正拟在深交所中小板公开发行不超过1791.07万股,占发行后股本25%。拟募集资金4.99亿元,用于“市政环卫业务拓展”、“停车场改造及投资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物业业务拓展”、“人力资源及企业文化建设”、“偿还银行贷款”6个项目。新大正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是长江证券。
王宣合计持有新大正44.02%股份,为新大正控股股东。王宣、李茂顺、陈建华、廖才勇4人合计控制新大正75.69%的股份,为新大正的实际控制人。
其中现71岁的王宣担任新大正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王宣从新大正的前身大正有限成立的1998年即开始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董事长。
新大正前身大正有限于1998年设立。2016年8月4日,大正有限股东会同意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现名新大正。
马当系大正有限原实控人。据2010年2月5日《重庆日报》的报道,因涉嫌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贩卖、运输毒品罪等多项罪名,“黑老大”马当被判处无期徒刑。
据《投资时报》,马氏所持新大正股权被国家没收,该笔股权冻结时间长达五年之久。后经公开市场竞拍,新大正物业现任公司董事长王宣及其他股东将上述股权以4425.45万元的价格买回。颇有意味的是,王宣恰是马当主控新大正时期该公司的业务主事人。
2015年8月间,由王宣牵头,并向大正有限拆借资金3000万元,由李茂顺、陈建华通过竞拍的方式购买了原由马当持有,后被没收为国家所有的大正有限的25%股权。
2016年-2018年,新大正营业收入分别为6.22亿元、7.68亿元、8.86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5663.58万元、7065.69万元、8807.79万元。
近3年,物业服务收入占新大正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在97%-98%之间。新大正物业管理服务区域主要集中在重庆地区。2016年-2018年,新大正在重庆市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45亿元、6.53亿元、7.31亿元,占相应期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7.77%、85.09%和82.52%。
2015年-2017年3年里,新大正员工月均收入分别为重庆市平均工资的48%、47%、46%,不到一半。2015年-2018年,新大正员工总体月平均收入分别为2479.60元、2625.28元、2805.91元、2873.38元。2015年-2017年,重庆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5175元、5616元、6106元。
此外,新大正(含控股子公司)未为全部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截至2018年12月31日,新大正及其子公司员工人数为17673人,其中退休返聘人员6442人,非全日制用工721人,应缴社会保险人数为10510人,城镇保险缴纳人数7849人,“双农保”缴纳人数1675人。
新大正招股书还表示,公司存在社保缴费基数调整的风险。重庆市有关规定明确在渝中区参加社会保险,并属于房地产业行业的企业,可申请将单位社保缴费基数调整按1500元/月核定,个人社保缴费基数按不低于上年度社平工资60%核定。新大正已通过享受前述政策的各项审批,并有权在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按前述政策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新的政策尚未正式发布,在实际缴纳工作中,公司仍按原政策执行。如果未来上述政策不能延续,将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与新大正对待员工的“算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对股东的“大手笔”分红。2016年-2018年,新大正决议的分红金额达1.58亿元。
据新大正新版招股书披露,截止招股书签署日,新大正及子公司正在进行的主要诉讼、仲裁中,以新大正及其子公司为被告(被申请人)的尚未审结案件共11起,其中6起为劳动关系相关纠纷,包括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工资、年终奖、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
天眼查则显示,新大正卷入的法律诉讼多达232起,此外还有514条历史法律诉讼,其中大部分是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和劳动关系相关纠纷。
针对有关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给新大正发去采访函,截止发稿,未获回复。
挂牌新三板募资4000万 6个月摘牌
新大正前身系重庆大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大正有限”),于1998年设立。2016年8月4日,大正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大正有限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重庆新大正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大正及前身自设立以来,一直从事物业管理相关服务。新大正提供综合物业管理服务和专项物业管理服务。综合物业管理服务包括公共物业、学校物业、园区物业、商业物业、住宅物业五大业态的物业管理,专项物业管理服务则主要包括专项保洁服务和专项保安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