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20-07-07 16:01 的文章

疫情以来我市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显成效

【襄阳政府网消息】7月1日,我市举行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国资委等单位,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情况进行了介绍。

市发改委:398家企业纳入全国、全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刘擘介绍,为强化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的资金支持,市发改委迅速印发《关于报送规范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管理情况的紧急通知》,指导各地把惠企政策用好、用足、用实,力争我市更多企业纳入国家和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帮助企业稳定现金流、降低融资成本。

2月12日以来,市发改委先后申报5批次七大类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418家,拟申请贷款144.25亿元。其中,申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53家,拟申请贷款33.88亿元。

截至6月27日,已申报的5批次418家企业中有398家企业成功纳入全国、全省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名单。前4批次名单内企业160家,有64家企业获得优惠贷款22.01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2.65%。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运用人民银行再贷款资金发放支农、支小、扶贫优惠贷款47.1亿元,有效缓解了疫情造成的企业资金紧张局面。

市经信局:积极梳理解读各类恵企政策

市经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杨志国表示,疫情以来,中央、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涉及的条目多、范围广。作为服务工业企业的职能部门,市经信局积极做好宣传服务工作。

市经信局网站开辟《应对疫情惠企政策》专栏,目前共收集汇92个国家、省、市出台的惠企文件,供企业查询了解。梳理汇总国家、省、市出台的应对疫情政策措施,编制《襄阳市应对疫情惠企政策重要问题解答》共167条和《襄阳市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信贷产品解读》共19家银行62个信贷产品,使企业更加快捷方便地掌握各项惠企政策。

此外,该局还采取现场宣讲和网上直播的方式,积极参与政策宣讲活动,逐一梳理中央、省、市涉企政策,逐条明确政策落实责任单位,并公布39个责任单位的政策咨询电话及责任科室、责任人等,形成《襄阳市应对疫情惠企政策清单》,依托各工作专班广泛进企业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把各项政策落细、落实、落地。

落实国家、省、市防疫物资重点保障企业政策,共向省经信厅报送159家工业企业;积极向上争取支持政策,申报国家口罩专项项目2个,医疗物资技改扩能专项项目4个,省“三个一批”专项项目3个,国家高质量发展专项项目9个,技术改造专项项目3个。协调23家本地信息化公司网络通信运营商及云平台落实免费服务政策,推出了“防疫物资管理平台”“北京致远疫情管理系统”等生产保障与生活服务云上办公软件,供企业免费试用;落实房租减免政策,对承租该局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免收230万元房租;及时启动了2020年第一批工业倍增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兑现工作;为主营业务收入破关、完成“进规”任务、企业兼并重组进行奖励,9月份约可兑现6000万元。

市国资委:国资委出资企业为租户减免租金5792.61万元

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张显国通报,为减轻企业负担,市国资委在落实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上明确减免范围、责任主体、操作流程、纪律要求,确保应减尽减,减免房租全部落实到实际经营承租方。

市政府授权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市属企业共计10家,其中主业处于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一类企业5家:鼓楼商场、襄阳商城、襄江商场、中房襄阳公司、水利水电工程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商业二类企业3家:汉江国投、汉江控股、国益公司;以保障民生、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益类企业2家:公交集团、水务集团。

截至目前,国资委出资企业此次落实惠企政策共计减免租金5792.61万元,涉及出租房产面积382142.89平方米、出租场地895.14亩,惠及中小微企业102家、个体工商户463家。

与此同时,市国资委通过减免投资收益、实施过桥帮扶渠道为中小微企业减负。对受疫情影响,出现临时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鼓励汉江产业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视情予以部分或全部免除投资收益,累计减免资金4087.56万元。国益公司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短期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企业,投入过桥基金5000万元、免收超期罚息135万元,最大限度为中小微企业予以支持。

市供电公司:预计全年减免企业电费2.4亿元

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贺从华介绍,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该公司认真落实减负降费的政策。对非高耗能大工业及工商业客户、化肥生产企业电费减免5%,惠及电力客户13.84万户,截至5月底,已减免客户电费支出6040万元,该项政策将延续执行至2020年12月31日,预计将减免企业电费支出约1.9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