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正式实施
今日,《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正式实施。与此前政策相比,《公告》主要的差异点涉及海南免税的额度、品类、单件免税限额以及单次购买件数的调整。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自2011年正式颁布落地以来,也一直保持持续的逐步调整优化步伐。
业内人士表示,次免税产品种类新增酒类、茶类、电子消费类共7类商品,其中增加电子类产品超出市场预期,目前离岛免税商品以香化类为主,增加电子类产品将扩大消费人群覆盖面,利于购物人数增加。规模庞大的增长空间+引导消费回流的政策背景下,免税行业是当之无愧的黄金赛道,建议关注免税行业龙头企业。
事件驱动新一轮免税细化措施出台
近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自7月1日起实施。《公告》的发布是对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政策落地。
与此前政策相比,《公告》主要的差异点涉及海南免税的额度、品类、单件免税限额以及单次购买件数的调整。具体包括:免税购物额度从每年每人3万元提高至10万元;离岛免税商品品种由38种增至45种;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规定;以额度管理为主,除化妆品、手机、酒类外,不对其他品类单次购买数量进行限制。此次行邮税(单件商品免税额度)的放开以及多数品类取消件数限制,有利于激发消费热情,带来离岛免税客单价的显著提升。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自2011年正式颁布落地以来,也一直保持持续的逐步调整优化步伐。结合今年6月1日颁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的基础上,本次政策内容不在涉及单件商品8000元的免税限额规定,且明确表示,本次政策执行后,财政部公告2011年第14号、2012年第73号、2015年第8号、2016年第15号、2017年第7号,及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2018年公告第158号、2018年第175号同时废止。
换言之,本次海南离岛免税细则实质进一步取消了单件8000元免税限额的规定,即以总额度管理为主,在每人每年10万元额度内,不再涉及单件商品金额上限的约束,超市场预期。
此外,《公告》提出“具有免税品经销资格的经营主体可按规定参与海南离岛免税经营”,鼓励适度竞争,未来海南的政策走向有望朝着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免税市场蛋糕做大的方向发展,未来市场机制将会更加有效。
行业前景免税业务具备客流量支撑
根据Generation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免税销售总额达757亿美元,同比增长10.15%,2016-2018年平均每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总体来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而根据商务部以及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免税市场规模为395亿元,同比增长26.51%,2016-2018年平均每年复合增长率为15.63%,高于同期全球增速(5.90%)9.73pct。预计我国免税市场在未来几年仍将呈现10%-20%的增速。
我国出境旅游人群数量庞大,免税业务具备客流量支撑。据文化与旅游部不完全统计,我国2019年出境旅游人次达到1.55亿人次,同比增长3.53%,入境旅游1.45亿人次,同比增长2.69%。出入境旅游人群数量庞大,消费需求也不断增长,为机场免税、市内免税业务发展提供客流量支撑。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对奢侈品和高端化妆品的需求也不断上升。据麦肯锡统计,2018年我国居民全球奢侈品 (包含奢侈品和轻奢品牌,品类包括美妆、成衣、配饰、珠宝、腕表)消费7700亿元,占全世界消费的32%,其中境外购买占比近80%,约6200亿元,只有20%在国内消费,而其中我国免税店销售额385亿元,仅分得国人奢侈品消费市场的4.80%,我国居民奢侈品消费需求与国内免税市场规模严重不匹配。假设20%的消费回流到国内,就是千亿级的增量空间。
近年来,国家及海南省政府积极发展海南旅游产业,力图打造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岛。相关部门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政策,为海南旅游的发展减轻阻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海南省过夜游客增速保持在10%以上。
在多项政策的联动下,海南旅游业迎来新的机遇,利好海南离岛免税业务的发展。海南离岛免税政策逐步放开对于免税对象、免税商品、免税限额、免税次数等的限制,离岛免税体系日益完善,离岛免税购物人次和销售额正保持着高速增长,2018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达到101亿元,同比增长25.94%,2012-2018年CAGR高达23.64%。
投资机会免税行业成黄金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