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20-06-24 06:59 的文章

环保行业:政策与供需走强 关注市政领域千亿空间

北极星固废网讯:1. 自上而下观察:宽松、疫情与政策同时提振供需。2020年政府专项债的投向重心明显向环保领域倾斜,2020年1-5月环保方向专项债券已招标发行额2202亿元,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金额。同时融资环境的改善落地进一步为环保行业充能,2020年Q1发行的短融短期融资债券19.6亿元,已达2019年全年50%左右,同时整体利率端持续降低,资金端的供给优化已经落地;新冠疫情和垃圾分类政策使环保行业大幅扩容。疫情以来各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文件分别在医废处理、日常垃圾清理、环卫设施消杀、公共环境消毒和环卫人员防护等领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2019年垃圾分类政策有望持续利好垃圾收转、处理和再生资源产业链条,短期内市政环保的市场空间扩容超千亿。

2.重点领域1——环卫:优质的高增长赛道,龙头共同做大蛋糕。环卫市场持续扩围,传统环卫行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至3200亿以上,加之市场化有力推进,近三年新增市场化年化订单保持30%以上复合增速,同时阶段性降费政策控制成本,助增盈利与现金流;领军企业扩张实现良性循环。低市场集中度下,存量项目体量、运营经验和资金实力逐步成为扩张的重要竞争要素,而龙头企业手握先发、装备、资源和管理等多维度优势,形成存量和增量项目的相互促进。龙头企业规模与盈利整体向好,2019年底龙头在手合同总金额均超过200亿元,而盈利能力在项目结构改善和智慧化、机械化拉动下均有回升,龙头有望依靠各自的差异化优势进一步做大市场蛋糕的同时提升自身市占率。

3.重点领域2——垃圾焚烧:行业步入成熟阶段,马太效应显著。随着人均垃圾量自然增长和垃圾填埋的饱和,焚烧的刚需仍是市政领域重点发展对象,预计2025年国内垃圾焚烧发电产能98万吨/日,2019-2025年行业整体保持13.6%的高复合增长率;补贴政策渐明朗,2020年初4-6号文明确存量项目补贴不动,新增项目以收定支,消除了市场对国补直接取消的担忧。此外龙头企业在手项目区域的优质经济情况有利于对冲国补下调风险,即使将国补部分转移至地方,对相对发达地区的财政支出增量影响不足1%。因此垃圾焚烧稳健增长赛道的发展掣肘因素已经基本消除,随着龙头项目大量进入运营期,行业整体现金流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4.重点领域3——土壤修复:环保行业成长的新星,2020迎来政策细化落地年。行业民生+盈利商业模式清晰,“出让获取收入”成地方政府推进工业场地修复积极选项,支付主体意愿充足,而超500亿的空间目前仅释放约20%,在政策理顺后发展有望加速。2020年政策密集落地,2019年H2起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出台频率明显提升,省级行政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均出台,累计需修复地块面积近5000万m2,有望成为各地大力启动修复工程的信号。

一、环保自上而下观察:宽松、疫情与政策同时提振供需

(一)专项债向环保领域倾斜,融资环境改善

1、2020年政府专项债明显转向环保领域

在政府专项债投入方面,地方政府受投向政策影响,2020年明显转向环保。2018年政府发行涉及环保类别的专项债券112亿元, 2019年政府发行涉及环保类别的专项债券766亿元,同比增长583%。由于2019年9月国常会决议2020年提前下达专项债禁止投向土储等房地产项目影响,2020年投向重心明显改变,2020年1-5月环保方向专项债券已招标发行额2202亿元,占总发行专项债券8.1%,总金额和占比已经大幅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同时202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强调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考虑到传统基建的托底作用,以及环保投资的民生意义,行业发展活力有望进一步被激发。

2.融资环境改善落地

融资环境改善助推环保企业融资规模扩大,同时融资成本降低。2019年以来放宽的“再融资新规”和稳健货币政策使环保企业的融资环境改善预期逐步落地,环保上市企业在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方面均有所好转。其中,环保上市公司的公司债自2017年大幅下滑后逐年回升,2019年发债总额升至109亿元,同比增长102.23%。市场利率方面,自2017年逐年回落,由2017年的6.63%下降2019年的4.92%。短期融资规模方面,也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2019年,环保行业全年发行短期融资债券40亿元,而2020年仅第一季度便发行短期融资债券19.6亿元,达2019年全年50%左右,对应市场利率也同样维持低位,2020年一季度市场利率仅为2.42%,同比明显降低,资金端的供给优化已经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