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2-07 08:59 的文章

研究:未来10年中国有机农业年均增速将达20%-30%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萱华水库有机水稻种植中心,农民使用现代化机械耕作。 林祖贤摄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海阳镇通过发展有机农业、休闲农业,带动农户走上致富路。图为游客在当地采摘樱桃。 曹建雄摄(人民视觉)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立足生态优势,聚力发展有机农业。截至2019年9月,南阳市建成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135万亩。图为农民将采摘的金银花交给收购企业。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摄

  江西省吉水县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引领,助推发展智慧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图为农技人员正在纹络式温室育秧苗床查看稻秧生长情况。 廖敏摄(人民视觉)

  安徽省合肥市流荇蓝色农业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工作人员正在采摘有机蔬菜。 徐勇摄(人民视觉)

  一种能让土地和食物越来越健康的生产方式——有机农业正在各国流行起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义,有机农业是一种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健康的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利用生物循环和土壤生物活性。最近20年来,中国有机农业实践者不断开拓创新,使全国有机农业的耕地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有研究指出,未来10年,中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以及产品年均增速将达20%-30%,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困境和觉醒

  现在北京凤凰耕读书院上学的二年级学生李培浩,来自广东茂名化州市的乡村,曾在村里做了三年村长和两家村集体企业的董事长,与村民一起募集过数千万元建设了文化广场、图书馆、幼儿园、小学、村集体企业、合作社、污水处理站等,村子成为地方新农村建设的榜样,他本人也当选为化州市人大代表,被大家认为是成功人士。

  “但我自己感觉是不成功的!”李培浩对笔者说,“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的化学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土壤严重退化,香蕉都长不起来了,这样的生活缺乏幸福感,是不可持续的。”

  乡村振兴必须寻找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018年李培浩离开家乡和亲人,开始外出求学。他在20多个省市学习乡村建设期间,接触到了有机农业。“刚开始我对有机农业不感兴趣,认为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根本种不出农作物来,再加上村里的土地大量荒芜,种地亏本,都没有人愿意种地!”现在他学有所成,感觉很充实,也认识到发展有机农业、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让村民过上真正的幸福生活。

  李培浩还在凤凰耕读书院开设的有机农业课程上,学习到了生物动力农法,认识到有机农业不仅仅是农业,更是一种哲学,特别强调土壤必须要健康,有了健康的土壤,才会有健康的食物,才会有健康的人!

  学习之后,李培浩协助父亲在老家用有机的方法种植蔬菜,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下一步李培浩准备带动全村进行有机农业种植。

  像李培浩一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过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农田生态系统退化,更严重的是,那些有大量农药、化肥、激素残留的食物,通过生物放大作用进入人体,造成消费者身体素质下降。“人们看到的最基本事实是——用工业化改造农业的短短几十年间,维持资源环境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模式受到冲击,也造成农业成为中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如是表示。

  2.行动和实践

  贺建增是衡荣农业创始人,耕读大学执行校长,乡村振兴的先行者,祖籍山西省原平市西桥村。2004年,33岁的贺建增痛感故乡乡村的荒芜与衰败,做出决定:离开青春挥洒过的特区深圳,放弃从事十年之久的高薪IT行业,投身有机农业,把农民组织起来,开发山区资源。

  先期调研中,贺建增利用半年时间走过了山西40多个县、200多个村子,发现家乡的自然气候等条件发展有机农业十分有利,他还意识到,随着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凸显,人们对有机健康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这都让他坚定了投身有机农业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