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业态剧变、新物种丛生,2019国内泛传媒行业的
2019 年,国内公认的5G商用元年,泛传媒业整体格局开始结构性的深度调整,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泛传媒业的结合应用方兴未艾,不断迭代的技术体系日渐成为信息传播的强大基础,泛传媒的秩序、边界与节奏都已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全新的图景中,“国家队”入局短视频;顶流网红掀起直播带货新浪潮;社交角力场风云再起;央媒全面探索智媒体;新商业媒体吹响上市号角……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你重温 2019 年国内泛传媒业的大开大合,例数那些体现了移动泛传媒时代转轨与变革的“最近一幕”。
新闻短视频战场上的旗帜
关键事件:《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人民日报+”“央视频”等接连上线;新京报“我们视频”三周年;浙报集团推出“天目新闻”app……
一般认为,国内的短视频产业萌生于 2004 年,崛起于 2016 年,成熟于 2018 年。这种媒介形态的兴盛丰富了信息消费的模式,也延伸了新闻传播的轨迹,持续性地改写了新闻传播生态的演化场景。
在短视频的风潮下,主流媒体也逐渐意识到,“如何做好视频新闻”这道选答题实则是一道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答题。
2019 年 8 月 24 日,《新闻联播》正式入驻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一天内涨粉超千万。李梓萌在第一个视频中非常接地气地直呼用户为“老铁”,康辉则号召大家“一起抖起来,一起上热搜”。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说是很互联网了。
此外,央视新闻等媒体也接连入驻了B站等平台。正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合作媒体部制片人李浙介绍,在短视频技术的飞速发展中,主流媒体逐渐完成了长视频改短视频、横屏改竖屏的转化,“也比较好地掌握了电视新闻表达向短视频情感化表达的转变。”
更大的动态是,央媒自己打造的短视频平台在 2019 年浮出水面: 9 月 19 日,人民日报社推出短视频聚合平台“人民日报+”,成为中央媒体首个上线的短视频聚合平台; 11 月 20 日,国内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正式上线。“人民日报+”和“央视频”App的推出标志着国家队正式入局短视频领域。
可以预见, 2020 年央媒将在短视频领域充分发挥影响力、传播力和引导力,规模化推出高质量、接地气的内容。
此外,在新闻视频领域具有标杆意义的新京报“我们视频”在 2019 年 9 月 11 日迎来三周年庆。在一个月后的某次活动中,新京报社总编辑李海表示,报社下一步将把新闻视频化推向全领域,同时推出双视频战略,即“我们视频”主打硬新闻、“动新闻”聚焦泛资讯内容。
截止去年 10 月,“我们视频”的全网流量已超过 500 亿。在“我们视频”之外,整个 2019 年,梨视频、时间视频等资讯类短视频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澎湃视频正式提出了“更快看见现场”的口号;浙报集团也推出了新闻短视频App “天目新闻”……这一领域已经构建成规模化发展态势,对5G赋能的普遍看好,更是强化了媒体机构深耕新闻短视频的决心。
越来越多的新闻热点正在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进入公众视野,“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已过渡到“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以《人民日报》、央视、《新京报》、澎湃新闻等为代表的专业化媒体已经构成了时政资讯类视频新闻行业一线梯队,在泛娱乐化的强需求环境里,尝试将新闻换一种呈现方式,转移到短视频的轨道上。
网红的换血与洗牌
关键事件:情感自媒体“HUGO”自主注销;乔碧罗殿下露脸引争议;李佳琦、薇娅成直播带货顶流;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输出……
网红经济是泛传媒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顶级网红则是指那些在自媒体时代能够靠一己之力攀上流量高峰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