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12-23 16:46 的文章

江南晓望\经济总量合理增长 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江南晓望\经济总量合理增长 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图:中国明年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更加强调注重结构调整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2日闭幕,定调2020年核心经济政策。本次会议强调通过改革开放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特别强调了保障就业和社会民生的底线思维。\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资深宏观分析师 叶丙南 宏观分析师 张婉

  (文接19日A13版)

  三、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1.逆周期调节政策强调灵活性、全局性和科学性

  逆周期调节政策是对冲经济周期性下行压力,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本次会议提出要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要树立全面、整体的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要求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前进行综合影响评估并抓好政策落实,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本次会议对各项逆周期调节政策重点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灵活性,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二是全局性,能够和其他领域的政策形成合力,考虑政策的综合影响;三是科学性,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稳健推进。这种政策实施方式也是旨在避免由于政策制定考虑不周、缺乏协调、执行偏离等现象造成紧缩效应叠加,进而加大实体经济的经营困难。避免政策“一刀切”也有助于实体部门适应和调整生产计划和节奏,避免商业行为大起大落扭曲供给平衡,放大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的波动。

  2.积极的财政政策强调优化支出结构

  2020年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更加强调注重结构调整,特别提到了要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特别是基层领域工资、运转和基本民生。

  由于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和大规模减税政策的实施,2019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大幅放缓,但同时重点领域财政支出依然保持刚性增长,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的财政缺口压力上升,预计2020年实施大规模减税政策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针对部分行业(高端制造业)和部门(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小规模减税仍有可能,预计一般财政赤字和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占GDP的比重将分别从2019年的2.8%和2.2%增加到2020年的2.9%和2.7%。

  本次工作会议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定调更强调优化支出结构,其中的支出重点是新兴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民生。2019年底,中央政府就提前下发了部分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度,并适当降低了基建投资的资本金要求。本次会议也提到了完善重点领域的基建投资建设,包括通信网络建设、市政管网、城市停车场、冷链物流等“新基建”和涉及农村公路、信息、水利等“短板”领域的设施建设,预计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在政策支持下将温和回升至6%-7%。

江南晓望\经济总量合理增长 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3.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本次会议提出2020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同时提出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政策的调整将更加温和和强调根据物价、经济表现进行相机抉择,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重点鼓励对先进制造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居民消费的信贷支持。

  从全球范围看,自2019年下半年全球主要央行开启降息浪潮后,大部分央行进入了短期观望期,这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更加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储备政策空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观察前期宽松政策的实施效果,等待中美贸易的谈判结果,从而根据未来经济的实际表现来调整货币政策立场。

  对于中国而言,2018年下半年中国货币政策率先转向适度宽松,数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改革LPR定价机制并引导LPR(借贷基础利率)下调16个基点,流动性环境和广义信贷增速均有所改善。

  目前由于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提升了整体的通胀水平,货币政策的短期宽松空间相对受限,但预计随着物价增速在2020年下半年逐渐回落,货币政策宽松的窗口将再度打开。由于2020年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无论是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还是对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都具有积极意义。

  4.建立房地产长效管理调控机制

  2017年以前房地产政策一度被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但随着2015-2016年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和居民部门杠杆率的迅速抬升,决策层多次强调房住不炒的基本定位,房地产从2017年起进入调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