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12-12 05:19 的文章

新兴装备: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原标题:新兴装备: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兴装备: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
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新兴东方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目 录
第一章
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
..
..
..
3
一、项目背景
..
..
..
..
..
3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
..
..
..
4
(一)项目名称
..
..
..
..
4
(二)项目承办单位
..
..
..
..
4
三、项目建设必要
性分析
..
..
..
..
4
(一)响应国家战略,振兴国家装备制造业的需要
..
..
4
(二)促进我国航空器用起动发电机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
..
4
(三)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促进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
..
5
四、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
..
..
..
5
(一)项目选址优越
..
..
..
..
5
(二)项目实施具备可行性
..
..
..
..
6
(三)项目实施符合环境保护政策
..
..
..
6
(四)项目经费具备可行性
..
..
..
..
6
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
..
..
..
6
六、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
..
..
..
7
七、风险及对策
..
..
..
..
7
(一)土地竞拍不成的风险
..
..
..
..
7
(二)项目人才风险
..
..
..
..
7
(三)项目实施风险
..
..
..
..
8
八、综合评价
..
..
..
..
..
8
第二章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
..
..
..
8
一、项目概况
..
..
..
..
..
8
二、项目必要性分析
..
..
..
..
10
(一)巩固行业地位,保持竞争优势的需要
..
..
..
10
(二)适应未来航空装备多电、全电化发展的需要
..
..
10

(三)适应未来无人化智能化装备技术发展趋势的需要
..
..
10
(四)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需要
..
..
..
11
三、项目具体内容与投资计划
..
..
..
..
11
(一)研发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
..
..
11
(二)基础技术研究
..
..
..
..
11
1
、智能机电技术
..
..
..
..
11
2

起动发电与电源技术
..
..
..
12
3
、光电探测与图像处理技术
..
..
..
12
4
、飞行器与机器人技术
..
..
..
13
(三)技术应用孵化项目
..
..
..
..
13
1
、通用伺服系统
..
..
..
..
13
2
、全电化大功率作动系统
..
..
..
14
3
、起动发电系统
..
..
..
..
14
4
、防御
型极速无人机系统
..
..
..
14
四、可行性分析
..
..
..
..
15
(一)政策可行性
..
..
..
..
15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
..
..
..
15
(三)市场可行性分析
..
..
..
..
15
(四)项目经费可行性
..
..
..
..
15
五、项目预估效益
..
..
..
..
15
六、项目风险与对策
..
..
..
..
16
(一)市场风险及应对措施
..
..
..
.
16
(二)技术风险及应对措施
..
..
..
.
16
七、
综合评价
..
..
..
..
.
16




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


一、项目背景

电能、液压能和气压能三者并存是目前飞机上辅助能源的现状,使得飞机和发
动机性能降低,系统复杂、重量大、费用高。由于以电能取代液压能和气压能后,
可以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飞机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降低飞机的易损性以及飞机寿
命周期费用等,因此以电能取代液压能和气能将是未来飞机的发展趋势。



随着机载装备的日益丰富,现代飞机正向多电飞机、全电飞机的方向发展,要
求电源系统容量大,供电品质、效率及可靠性高,因此航空动力系统功率不足、航
空电源系统发电功率不足及能效太低等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采用的恒频交流电源系
统将不再适用于下一代先
进飞机和机载设备发展的需要,从国外研制的最新型飞机
看,如
Boeing787

A380
民用客机和
F
-
22

F
-
35
战斗机,均采用了变频交流电源
系统或高压直流电源系统。



公司通过与高校、
科研
院所的长期产学研合作及自主技术创新,掌握了起动发
电机与控制的基本技术,在变频交流起动发电与高压直流起动发电系统的研发方面,
已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具备了进行产业化的条件。



在“多电”或“全电”飞机的发展趋势下,公司利用已掌握的智能机电技术,
对全电化大功率作动系统预先投入研究,以满足装备未来发展需求




基于以上现状,公司拟在北京通州基地新建科研试制生产线,用于全电化大功
率作动系统、航空起动发电机、航空发电机等科研产品的生产试制及实验;在南京
江宁区空港经济开发区投资新建南京新兴航空装备研发生产基地——航空装备生
产项目,主要用于全电化大功率作动系统、航空起动
发电
机、航空发电机等新产品
的批量生产。



项目投资总额为31,329.54万元,主要用于以下建设内容: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金额 (万元)

1

通州试制生产线

1,329.54

2

南京新兴航空装备研发生产基地
——
航空
装备生产项目

30,000.00

2.1

土地购置费


4,200.00

2.2

土建工程
及设计费

含装修费)


13,000.00

2.3

设备
购置费


5,000.00




2.4

预备费


1,800.00

2.5

铺底流动资金


6,000.00

合计

31,329.54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包括南京新兴航空装备研发
生产基地
——
航空装备生产项目与通州科研试制生产线。



(二)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名称:北京新兴东方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新兴东方航空装备
有限公司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响应国家战略,振兴国家装备制造业的需要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专属装备的战略性产业。2009年5月,国
务院发布《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该规划提出要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
吸收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导企业逐步由依赖引进技术
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力推行技术产业化。《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
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进一步确定了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家七大战略性
新兴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大飞机”、“MA700”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发展航空装备制造业被
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公司新型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项目是响应国家战
略,振兴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需要。



(二)促进我国航空器用起动发电机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多电飞机是实现全电飞机的中间产物,是指机上的主要功率是电功率,但不排
除少量的其他功率的使用。全电飞机是相对多电飞机而言的,是一种以电气系统取


代液压、气动和机械系统的飞机,即所有的次级功率均以电的形式传输、分配。虽
然全电飞机技术目前还不成熟,在应用过程中也落后于多电飞机,但是从飞机技术
的发展趋势来看,全电飞机将逐渐取代多电飞机,成为与内燃动力飞机同样重要的
飞机类型。


公司以国外先进航空电源系统为标杆,运用多年在起动发电与电源技术方向的
基础研究成果,研制生产新型起动发电系统,有利于占据国内多电、全电航空装备
市场,推动国内航空装备的发展,缩短与国外的差距。



(三)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促进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南京新兴航空装备研发生产基地——航空装备生产项目”将依托当地南京航
空航天大学等科研院校的科研优势,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优势与人才优势,深挖潜力
提升项目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


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将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建设设施完善的现
代化车间,采用规模化生产经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研发和生产航空起动发电系
统及全电化大功率作动系统等产品,丰富公司现有产品结构,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促进公司可持续性发展。



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四、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优越

南京新兴航空装备研发生产基地——航空装备生产项目位于江宁空港经济开
发区,隶属于江苏省南京市,地处沿海和长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位于华东中心
城市南京市都市圈内,是南京重点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江宁空港开发区目前已初
步形成航空制造、现代物流、汽车配套、生活服务业等四大功能板块,为南京对外
开放的新平台和禄口空港新城建设的重要部分,其地理位置、地质结构及周边产业
能够满足生产基地的日常营运需要。


通州科研试制生产线由公司在北京市通州区实施,符合北京市通州区产业规划
要求,目前已完成厂房改造,满足公司科研产品试制的需要。



(二)项目实施具备可行性

本项目符合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方向,属于《国务院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
鼓励类项目。公司通过与高校、院所的长期产学研合作及自主技术创新,掌握了起
动发电机与控制的基本技术,在变频交流起动发电系统与高压直流起动发电系统的
研发方面,已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本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技术方案设计优良,在项目土建工程建设、设备选型及主要能源供应及节能方
面,均符合国家要求的各项指标,项目实施具备可行性。


(三)项目实施符合环境保护政策

南京新兴航空装备研发生产基地——航空装备生产项目选用的生产工艺技术
成熟可靠,符合南京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项目建成投产后,
将全面采取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并加强企业环境管理,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严格控
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通州科研试制生产线符合当地产业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严格控制在规
定的排放标准内,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四)项目经费具备可行性



项目总投资
31
,
329.54
万元,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募集资金中暂未投入使
用的
资金

能够满足本项目的资金需求。同时,公司经营
状况
良好,
盈利
能力较强,
能够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南京新兴航空装备研发生产基地——航空装备生产项目建设完工投产,预计年
收入


利润
情况
如下:



时间


项目


T+1


T+2


T+3


T+4


T+5


T+6

T+10


预计收入(万元)


20,0


28,0


26,50


35,20


62,20


62,20


预计净利润(万元)


6,0


8,40


7,950


10,560


18,60


18,60




注:
T
为正式投产年份


本项目预计投资回收期为
6.85
年,其中建设期为
3
年,预计内部收益率为



23.30%
。项目正式投产后五年内,预计年均新增营业收入
34,380
万元,年均净利

10,314
万元。



六、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南京新兴航空装备研发生产基地——航空装备生产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
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初步规划
36
个月,
即从
2020

1

1
日至
202

12

31
日止,包含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勘察
设计、土建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人员培训及竣工验收等工作
内容
。目前,
公司正在进行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市场调研、建设规模确定、项目选址、用
地预审等事宜。



通州科研试制生产线在现有厂房空地处进行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人员操作培
训、验收等工作。目前处于规划阶段。



七、风险及对策

(一)土地竞拍不成的风险


由于南京新兴航空装备研发生产基地
——
航空装备生产项目所涉及用地目前
尚未取得,按国家规定,该项目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将通过参
与“招、拍、挂”的

买方式取得,公司可能存在竞拍不成的风险。且项目建设涉及环保、规划、工程施
工等有关报批事项,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复方可实施,存在一定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合规向国家有关部门履行地块竞买程序和
项目涉及的其他报批程序,并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依法履行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
务。



(二)项目人才风险


公司属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科研人才及核心技术人员是公司具有持续研发能力、
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如关键技术人员变动较大,将会给公司生产经营和
新产品研发带来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
,通过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完善研发激
励机制,不断稳定现有人才队伍和吸引专业技术高素质人才,增强公司的研发能力



和技术水平。



(三)项目实施风险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受到市场环境变化、产业政策变化及报批进度、施工进
度、设备供应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的实际实施情况与公司的预测出现差
异,面临无法达到预期效益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新型航空装备市场变化,统筹安排项目的投资建设,
加快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尽快达产并实现预期效益。



八、综合评价

1


项目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导向,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加
速我
国航空装备的国产化进程,推动航空机载装备制造产业调整和行业振兴,有助于提
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项目完成后,将提升公司自主
创新能力,增强公司生产及实验条件,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提升公司行业地位。



2


项目正式投产后,将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更
好的回报股东。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公司实际发展需要,所研制的产品是对
公司现有产品结构有力的补充,能够提升公司综合实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续
发展能力,对公司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第二章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一、 项目概况

伊拉克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的经验表明,航空装备是现代战争的决定性力量。一
旦失去制空权,就会失去制海权、制陆权、制信息权和战场主动权,陷入被动挨打
的境地,战争的失败将难以避免。



为了谋求
21
世纪的军事优势,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非常注重



航空装备的发展,相继启动了
B
-
21

PAK DA

FCAS
等航空装备研制项目,并提
出了一些新的军事理论和作战思想。在这些新技术和未来作战需求的共同作用下,
航空装备将向着体系化、智能化、隐身化、高速化和远程化的方向发展,其性能和
作战能
力将取得新的突破。



随着技术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智能无人机技术、变体飞机技术、分布式电推
进技术、自适应发动机技术、高超音速技术、纳米技术、机载激光武器等一批具有
颠覆性潜力的航空关键技术已经初露端倪,这些技术一旦成熟,将会对未来航空装
备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企业如能掌握与之相关的关键技术,并参与到其产业链中,
将大大增强公司在未来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是专业从事机载悬挂/发射装置、飞机信息管理与记录系统和综合测试与
保障系统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直升机,
并积极向固定翼飞机、运输机、民用客机、无人机等航空装备拓展。目前公司已经
突破了高精度伺服驱动和系统智能控制、高精度高承载传动、伺服控制和传动力学
系统仿真、机电一体化融合以及先进的视频处理等技术,具备掌握未来航空装备相
关关键技术的基础条件。



为提高公司核心专业能力、科研制造能力和平台管理能力,结合未来航空装备
发展趋势与公司现状,公司将在智能机电技术、光电探测与图像处理技术、起动发
电机技术和飞行器与机器人四个技术方向开展二十余项基础技术研究与攻关,并将
其成果用于通用伺服系统、全电化大功率作动系统、起动发电系统等装备的研制。



本项目整体投资
15,4
27
.20
万元,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研发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2,0
万元
2、关键技术研究



1
)基础技术研究


序号

技术内容

研发经费(万元)

1

智能机电技术方向

500

2

起动发电与电源技术方向

500

3

光电探测与图像处理
技术方向

600

4

飞行器与机器人
技术方向

400

总计

2,000




2
)技术应用孵化
项目



序号

预研(研制)项目

研发经费(万元)

1

通用伺服系统研制

200

2

全电化大功率作动系统研制


200

3

起动发电项目研制

4,650

4

防御型极速无人机系统

2,950

总计

8,000



3
、项目其他费用

3,427.20
万元

主要为保障本项目顺利实施所需的实验用
原材料及人才引进等费用。



二、 项目必要性分析

(一)巩固行业地位,保持竞争优势的需要


基于伺服传动控制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的设计是航空装备产品现在乃至
未来机载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系统设计模式,其设计对系统的整体特性提高起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司继续开展全电驱动伺服控制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基础研究与实验研究,开
发基于伺服传动控制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机载悬挂/发射装置产品,满足用户更高
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公司行业地位,保持与提升竞争优势,获取更大的市场
份额。



(二)适应未来航空装备多电、全电化发展的需要


多电飞机是实现全电飞机的中间产物,是指机上的主要功率是电功率,但不排
除少量的其他功率的使用。大量采用机电作动器是多电飞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全
电飞机是相对多电飞机而言的,是一种以电气系统取代液压、气动和机械系统的飞
机,即所有的次级功率均以电的形式传输、分配。虽然全电飞机技术目前还不成熟,
在应用过程中也落后于多电飞机,但是从飞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全电飞机将逐
渐取代多电飞机,成为与内燃动力飞机同样重要的飞机类型。


公司以航空装备通用伺服系统、全电化大功率作动系统、起动发电机系统的研
制为着力点,进行起动发电与电源技术方向的基础技术研究,有利于占据国内多电、
全电航空装备市场。



(三)适应未来无人化智能
化装备技术发展趋势的需要


无人化智能化装备技术是指随着自主控制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大量运用,赋予作


战体系具备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指挥决策和自主化行动能力,从而产生能够自主和协
同完成进攻与防御作战任务的装备技术。智能化无人装备具有“空间多维、全天候、
非对称、非接触、非线性、人员零伤亡”等作战特点,它正在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今
后一个时期军事技术的发展趋向与重点。


公司对光电探测与图像处理技术、飞行器与机器人技术等基础技术进行深度研
究,以应用于特定场景的极速无人机项目为载体,涉足无人智能装备,为公司在无
人装备领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需要


公司确立了“以武器装备业务为支撑,提供以军用为主的智能特种装备解决方
案,实现从部件、分系统供应到整机平台服务的不断拓展,成为具备绝对核心竞争
力的知名军工企业”的战略目标与“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实现路径。


公司继续深入对智能机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切入起动发电系统的研发,布局
无人智能装备等前沿装备的预研,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项目具体内容与投资计划

(一)研发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研发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总计
2,0
万元,
其中
办公条件改善
1,50
万元,
专用信息化网络与平台建设
50
万元。



(二)基础技术研究


1
、智能机电技术


在智能机电技术方向拟投入
50
万元,开展位置系统建模技术、电机参数辨识
与电流环参数自适应技术及超高速高功率无传感器电机控制技术等基础技术研究。



技术经费拟分两年投入,投资计划如下:


项 目

投入金额(万元)

2020 年

396

2021 年

104





500




2

起动发电与电源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飞机的功能日益完善,致使飞机用电功率不断增加。如
何将机上机械、液压等传动机构改装成电传机构,以提高飞机的可靠性、维护性和
可操纵性,减轻系统体积与重量已被提上日程。发
展“多电”或“全电”飞机
成为
飞机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发出能满足飞机用电设备需求的大功率、高集成化的飞机
电源系统就势在必行。与之相适应,无刷化、高功率密度的起动
/
发电双功能一体
化的航空起动
/
发电系统(简写为
SGS
)将成为未来飞机电源系统的趋势。要想研
发出好的电源系统,还得从发展损耗小、结构简单、适合高速运行的新型电机结构
及控制系统,研发耐高温高压、绝缘性好、载流能力强的新材料和新器件等方面入
手。



公司涉足航空电源领域时间较短,基础技术能力相对薄弱,拟投入
50
万元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大学合作,从事航空电源系统总体设计(发电、储能、配电

用电的协调管理)技术、全数字无刷起动发电一体与控制技术及变速变频全数字起
动发电控制技术等基础技术研究,以提升公司基础技术实力,并将研发成果应用于
起发电机的开发中。



技术经费拟分两年投入,投资计划如下:


项 目

投入金额(万元)

2020 年

320

2021 年

180

合 计

500



3
、光电探测与图像处理技术


为了提高公司的机载摄像机、视频记录仪和图像处理计算机等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满足公司新研无人机
/
机器人系统的光电探测和目标识别跟踪需求,公司拟投

60
万元
开展高分辨率摄像机技术、图像高效压缩处理技术、可见光与红外双光
图像融合技术及图形目标自动跟踪技术等技术研究。



技术经费拟分三年投入,投资计划如下:


项 目

投入金额(万元)

2020 年

337

2021 年

221

2022 年

42




合 计

600



4

飞行器与机器人技术


未来是智能无人装备的时代,公司以特定场景应用为契机切入极速无人机系统,
依托无人机系统平台深入研究机电与光电技术


公司拟投资
40
万元,开展极速旋
翼飞行器设计技术、飞行控制技术及基于微型无人机的制导等技术研究,为未来在
智能无人装备领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技术经费拟分三年投入,投资计划如下:


项 目

投入金额(万元)

2020 年

197

2021 年

144

2022 年

59

合 计

500



(三)技术应用孵化项目


1
、通用伺服系统


随着全电化进程的推进,机载舵机、液压泵电动系统、起落架舱门收放装置、
前轮驱动、电动刹车等已基本实现了全电化,但由于载荷不同、电机有无传感器、
伺服电机内部参数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每台设备均配备有自己的独立驱动器,
其样式繁杂,统型后可解决驱动器重复设计,软件维护处理、接口多样等问题。



通用伺服系统工作主要包括伺服驱动器硬件平台的技术统型及伺服软件统型,
其过程将统合利用位置系统建模技术、电机参数辨识与电流环参数自适应技术、超
高速高功率无传感器电机控制技术、多控制对象伺服控制软件统型技术、位置系统
控制率技术等基
础研究成果。



公司拟针对某型机开展通用伺服系统预研,拟投入
20
万元预研经费,分两年
进行投入,投资计划如下:


项 目

投入金额(万元)

2020 年

174.50

2021 年

25.50

合 计

200.00




2

全电化大功率作动系统


在“多电”或“全电”飞机
的发展趋势
下,公司利用已掌握或将攻克的智能机
电技术,对全电化大功率作动系统进行预先投入研究
,满足
航空
装备未来发展需求。



公司拟投资
20
万元,分两年进行投入,投入计划如下:


项 目

投入金额(万元)

2020 年

183.50

2021 年

16.50

合 计

200.00



3
、起动发电系统


无刷化、高功率密度的起动
/
发电双功能一体化的航空起动
/
发电系统将成为未
来飞机电源系统的趋势。以国外最新型民用飞机
Boeing787

A380
和军用飞机
F2

F35
所采用的变频交流电源系统和高压直流电流系统为参照,以进口替代为基本目
标进行系列变频交流和高压直流起发电机及控制器研发,抢占国内启动发电系统市
场份额。



公司拟投资
4,650
万元,分三年进行投入,投入计划如下:


项 目

投入金额(万元)

2020 年

1,162.50

2021 年

1,860.00

2022 年

1,627.50

合 计

4,650.00



4
、防御型极速无人机系统


随着高新技术的快
速发展,“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等大量智能化无
人装备应运而生并运用于实战,无人机在实战中的业绩已获得了充分认可。公司针
对特定应用场景,提出了极速无人机防御系统构想,方案经过多方验证,切实可行,
并将以此为基础,扩展应用于多场景。公司拟快速形成产品,进行市场推广。



公司计划在三年完成整个项目的产品化,投入
2
,
950
万元,投入计划如下:


项 目

投入金额(万元)

2020 年

1,180.00

2021 年

1,180.00

2022 年

590.00




合 计

2,950.00



四、可行性分析

(一)政策可行性


2015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国发【2015】28 号文,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航空航天装备作为未来大力推动重点发展的领域,提出“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
性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
软件,加快实现产业化”、“推进干支线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通用飞机产业化。……
开发先进机载设备及系统,形成自主完整的航空产业链。”本项目中的航空装备关
键技术研究与相关装备的研制和开发属于国家鼓励项目。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以公司掌握与涉足的智能机电技术、光电探测与图像处理技术、起动发
电机技术和飞行器与机器人四项技术为方向开展二十余项基础技术研究与攻关,有
着相当深厚的技术积累,且技术实现路径经多方论证,切实可行。



(三)市场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航空工业面临着前所未
有的发展机遇。《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等政策相继出
台为我国航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推动我国航空工业实现快速发展。


鉴于航空装备的巨大市场需求为伺服传动控制及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了广阔
的市场空间,多电、全电航空装备的发展趋势为起动发电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
撑,中国无人机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及临近空间的应用尚处于蓝海市场等现状,本项
目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项目经费可行性


本项目整体投资
15,4
2
7.20
万元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募集资金中暂未投入
使用的
资金

能够满足本项目的资金需求。同时,公司经营
状况
良好,
盈利
能力较
强,能够为

项目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五、项目预估效益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本身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但通过对研发中心项目的
建设,能够加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提升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竞


争力,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拓展现有市场及占据未来航空装备特定领域有着
重大意义



军用航空装备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产品重要的目标市场,通过对本项目的建设
研发,能够为我国军用航空装备提供先进的国产航空装备系统产品,对加快我国国
防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六、项目风险与对策

(一)市场风险及应对措施

本项目主要针对我国航空装备关键技术以及下一代航空装备预研和开发,能否
研发成功存在不确定性。研发成功后,能否占领目标市场获得预期市场份额及收益
亦存在不确定性。同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入民用航空装备市场需申请适航认
证,公司存在不能顺利进入民航产品市场的风险。


应对措施:对于军用产品,公司将积极与军方相关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充分
了解军方对已有产品使用的反馈意见和对未来产品功能的需求,对已有产品在功能
上不断创新,并将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订单。对于民用产品,公司将积极走访、调
研潜在使用用户,一方面了解用户对产品功能和性能指标的需求,另一方面不断提
升产品性能,积极申请民机产品适航认证。


(二)技术风险及应对措施

本项目是针对我国航空装备关键技术以及下一代航空装备预研和开发,公司产
品能否达到装备技术指标要求,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公司将通过绩效激励等多种手段保证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满足研发
所需要的软、硬件条件;充实研发队伍,公司将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科研
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研发技术水平,提升自身竞争力。



七、综合评价

本项目将有助于增强公司科研实力,提升公司竞争优势,巩固公司行业地位,



提高公司持续发展能力,对公司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
益,是切实可行的。




  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