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芯片大跃进!这么重要的行业 绝不能有这么可怕的错投!
文/叶檀☞财经女侠 | 毒舌善心
第六届互联网大会正在乌镇召开,得到的关注、与会的层级远高于10年前的博鳌房地产论坛。
产业大周期,不得不服,风云人物,代代相替。一场贸易战,测试出我们的强项和软肋,芯片制造、制造设备,是阿喀琉斯之踵、不能触碰之痛。感谢川普同志,现在国内芯片、通讯行业热得发烫,大家达成电子产业的共识。
芯片进口额一直超石油,从2013年开始,一年需要2000多亿美金。从设备到CPU,都是痛点,只有封装和个别蚀刻设备,在全球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芯片行业如同上世纪初的电报、电话,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缺芯少魂,在数据时代必然落后,工业内力肯定不够。
10月16号,叶檀财经参观了中芯国际张江园区,中芯周总表示,再过十年,没有人强调移动通讯和大数据,因为已经成为基础设施,万物互联时代必然到来,跟电和自来水一样,越不强调,反而越是离不开。
默默奋斗了十几年,突然站在聚光灯下,让芯片行业的理工男们相当不适应,他们突然成为明星,懂和不懂的,都对他们说上几嘴。
加上我们参观华为和韦尔半导体的感受,发现表面上社会很重视芯片,实际举措很有可能南辕北辙。
有些措施非改不可,否则,这颗无价珠宝很有可能给搞死了。
各地相当重视芯片行业,芯片行业容易出政绩。这一重视,要了命了,四处投资,竞次、比烂大赛开始。
大的策划层面没有问题。
比如,建立大基金。根据华芯投资官方数据,截至2018年9月底,累计投资77个项目、55家集成电路企业,布局一批重大战略性项目和重点产品领域;有效承诺超过1200亿元,实际出资超过1000亿元,投资进度总体提前9个月,引导带动新增社会融资达到5000亿元左右。所投企业经营状况总体优于行业平均水平,4家企业成功实现IPO。问题是,有些根本没有基础、相当落后的地方也投资芯片设计、生产。
从广东到山东,从青岛到厦门,芯片产业遍地开花,粗略估计,12吋晶圆、有12家厂在境内建设,已经或者即将上马。
以一个项目初期投资50到100亿人民币计算,估计投资额在500亿到几千亿元人民币不等。
有人立马呱唧呱唧拍手,这不是好事吗?
且慢拍手,这未必是好事。
资金分散了。觉得一条生产线投资30亿美金很多吗?要知道,芯片产业是非常烧钱的,一条成熟的、14nm芯片制造生产线,大概需要100亿美元,几十亿人民币下去,水泡也没有一个。
只投几十亿元人民币,会变成沉没成本。必须追加投资,一追加几百亿元,不是一些地方财政能够承受的。
看看SK海力士(SK Hynix)为了占据竞争优势,准备投多少资金?
应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压力,从2018年四季度开始,连涨两年多的DRAM内存芯片跌价,NAND闪存这几年就没涨过。
强有力的竞争者,迟早威胁定价权。去年四季度,SK Hynix运营利润环比下跌32%,净利润环比下跌28%。为了保持内存、闪存芯片优势(占全球一半份额),韩国企业出台了疯狂的投资计划。
SK Hynix计划投资55万亿韩元(约合490亿美元)建造两座存储芯片工厂,加上近年来落成的两座晶圆厂,10年内投资高达1070亿美元。
半导体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维持摩尔定律的成本急剧上升,半导体行业投资规模是惊人的,设计、制作、开发成本同样惊人。
根据研究机构 IC Insights 的数据,2017年,英特尔光是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就超过 130 亿美元,高通、博通和三星等三家芯片厂商的研发支出都超过 30 亿美元。我们这里也在投,太小太散,以作坊心态发展高科技。一些地方的芯片居然是8吋14纳米的?!拜托,投产之日就是淘汰之时,为什么要浪费最稀缺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