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领导干部市场监管专题研究班来莞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今日(10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组织2019年市(地)领导干部市场监管专题研究班学员来莞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研究班学员首先参观了东莞商事制度改革体验馆,体验了“银政通”企业开办一体机。随后在东莞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综合试验基地举行座谈,现场学员围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商环境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座谈会上,分享了东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经验。会议指出,东莞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战略部署,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缩短企业认证时间,企业便利度大大提升,促进行政效能提升,加强行政功能协同,市场活力充分激发。今年1-9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7.9万户,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120.68万户,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市(地)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是中央组织部主办并委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承办的专题研究班,自2010年以来连续举办了七年。此次来莞开展现场教学活动的研究班学员,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地级市(地、州、盟)党委、政府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市分管市场监管工作的负责同志,共40人。此次活动充分体现市场监管总局对东莞商事制度改革样本的肯定和认可,有助于加深东莞与全国兄弟城市的经验交流。
/相关链接/
市市场监管局激发市场活力举措大盘点
1.聚焦群众办事堵点痛点,企业开办更轻松
首创“银政通”企业开办一体机。将银行网点变成企业登记注册大厅、网上政务服务大厅之外的第三类开办企业办理场景,企业开办时间最快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
加强与港澳规则机制对接。7月18日,东莞市政府与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中国委托公证人协会有限公司签订了《莞港商事登记合作框架协议》,成为全国首个和香港相关机构签订商事登记合作框架协议的地级市。
率先启动跨境商事登记银政通改革。推动“银政通”服务由港澳地区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欧洲投资者通过委托中国银行巴黎分行即可远程申办和领取营业执照。
进驻市民服务中心。10月9日,市市场监管局市局窗口正式进驻市民服务中心,在综合一区为企业提供包括商事登记,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等多达185项注册许可事项审批服务。
2.全力打造“一平台三工程”市场监管体系升级版
推进智慧监管工程,优化市场监管与“智网工程”对接融合,结合机构改革,对机构改革前原工商、食药监入格事项进行整合,优化作业流程,全面提升监管精确性。
推进信用监管工程,发挥信用在市场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和信用约束管理,出台《东莞市企业信息公示清单》(2019年版),依托东莞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40个部门520个目录1674.21万条涉企信息数据。目前,系统累计查询量超过1779万人次,线上打印查询证明29.72万份,日均减少群众往返查询窗口约360人次。
推进协同监管工程,充分发挥商协会作用,印发《东莞市发挥商协会共治作用促进科学市场监管工作方案》,确定市质量协会、市食品行业协会、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市企业代理服务行业协会等12家商协会成为首批试点单位,推动商协会加强行业信用建设和自律约束能力建设,建立跨界跨区域协同合作机制,形成“一会一品牌、百花齐放”的示范效应。
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帅 记者 曹丽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