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10-24 09:28 的文章

深圳將投千億元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原標題:“十個一”工程加速落地

  鵬城十月,簕杜鵑開得正艷。前不久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的“中國海洋第一展”——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精彩紛呈,成效顯著,令全球業界把目光投向深圳。

  精彩背后,是更大的布局和雄心。今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正式發布。《意見》要求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格局,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目前,深圳正加快落實《意見》,全力推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深圳海洋經濟發展成就一展風採

  這是一場進軍海洋挺進深藍的“中國力量”集合展示。

  海博會集中展示中國海洋產業的實力,深圳元素更是閃耀光芒。南海之濱的深圳,擁有1145平方公裡的海域面積和超過260公裡的海岸線,海洋資源豐富,2018年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市GDP的9.6%。海洋產業,已成為深圳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新的增長極。

  目前,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意見》發布后,深圳出台《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定》及其實施方案,從產業經濟、創新驅動、文化生態、綜合管理、全球治理五個方面,推出系列重點工程,全面提升深圳海洋產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今年的“海博會”作為深圳加速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首發“十個一”工程之一,是深圳建市以來首次舉行的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海洋經濟交流展示盛會。

  深圳企業競相亮相,“深圳智造”吸引眼球。承擔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重任的中集集團“藍鯨1號”超深水鑽井平台,代表全球最高水平﹔招商局重工建造的“天鯨號”挖泥船,在南海島礁建設中被稱為“造島神器”﹔友聯船廠為國內首家LNG運輸船修理船廠,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各單體船廠領先地位。中興通訊、研祥智能等大型電子信息龍頭企業,已進軍海洋通訊、船舶導航等海洋領域﹔深圳港作為世界級集裝箱樞紐港,2018年排名全球集裝箱港口第4位。

  加快搭建全球藍色經濟的“中國平台”

  這是一個高端高效推動全球藍色經濟發展的“中國平台”。

  本屆海博會促進了海上互聯互通和各領域務實合作,促進了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進海洋福祉,成果豐碩。展會聚焦科技創新,涉及海洋產業上下游30多個細分行業,吸引21個國家和地區455家展商參展,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4家﹔首發新技術新產品432項,簽約成交394項,簽約成交金額7.4億元﹔達成意向合作1013項,金額18.4億元。

  展會舉辦了12場海洋經濟高端論壇,國內外院士、專家學者、名企高管關注海洋經濟發展技術前沿和熱點問題,為全球海洋經濟發展注入智慧與活力﹔展會期間成立了“藍色經濟國際聯盟”,中國與12個太平洋島國結成“藍色伙伴關系”。

  展會為海洋信息服務業、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海洋漁業和海洋旅游業等多個海洋產業領域帶來無限商機。357場活動中,項目推介會19場,110余家企業參加投融資路演類活動﹔海外院士團隊領銜的24個高端技術項目,現場與市場、投融資伙伴積極對接。

  未來數年投入上千億元資金逐夢海洋

  這是一個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深圳方案”。

  在“海洋強國”戰略背景下,國家賦予深圳新使命、新擔當。深圳將通過頂層設計,從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文化生態、防災減災、綜合管理、國際合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舉措,並在未來幾年計劃投入上千億元資金用於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集聚一批全球海洋高端人才、高端企業、高端資源。

  深圳首發的“十個一”工程包括,創建一所國際化綜合性海洋大學,成立一個深圳海洋科學研究院,打造一個全球海洋智庫,建設一個深遠海綜合保障基地,打造一個國際金槍魚交易中心,打造一個以中國海工為代表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推進一家國際海洋開發銀行建設,創設一個海洋產業發展基金,設立一個深圳國際海事法院,舉辦一個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

  進軍海洋,深圳將持續發力,將海博會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海洋經濟合作交流平台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閃亮名片,同時加快研究相關項目的建設思路和方案,並爭取國家支持。按照規劃,到2035年,深圳將基本建成陸海融合、經濟發達、科技創新、生態優美、文化繁榮、保障有力,具有國際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記者 秦綺蔚)


(責編:陳育柱、胡葦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