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09-04 14:34 的文章

如何进一步规范二手车市场 成为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日,多个关于二手车行业的投诉屡见媒体,投诉的内容包括:消费者购买的二手车里程数发现被人为更改;部分二手车商用低价吸引消费者,然后在实际操作中巧立收费名目,间接提高车价;更有甚者,由于购买之前对二手车辆信息掌握不足,消费者在购买多日后才发现已购二手车为事故车、泡水车。。。。。。这些投诉表明,在二手车市场的野蛮生长背后,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案例也与日俱增,如何进一步规范二手车市场,保证消费者权益,成为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刚刚召开的2019中国二手车大会高峰论坛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与新车市场连续下滑相比,二手车市场仍保持增长态势,全国二手车交易686.2万辆,同比增长3.93%。市场形势的巨大变化,让二手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作为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满意度的下滑或将影响整个二手车行业的健康运行。

  利润驱动,滋生不法“黑车商”

  随着中国二手车市场的日臻完善,行业内已经出现众多正规可靠的二手车买卖服务平台,然而相对于整个二手车市场的规模来说,这些有营业资质的正规二手车商仍然占比有限。据统计,我国主流二手车交易仍集中在线下有形市场,而在中国现有的15万车商中,更多的是一些没有资质的二手车商,其中也包括一些“夫妻老婆”店,这部分二手车商难以提供多元化服务并实现规模化发展,如果要获得巨额利润,这些车商会从最简单的车况车价入手,选择通过混淆车况、隐瞒车况等不正当手段完成交易,业内人士称这部分群体为“黑车商”。

  上海每天迈二手车经理周亚敏表示:“早期中国二手车市场处在粗放式的发展阶段,由于政策法规的不健全,加上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很多车型的利润非常可观。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消费者会在购买二手车之前在网上进行一定的查询和了解,当前的二手车市场受欢迎的车型越来越具体,品牌越来越集中,二手车的价格已经非常透明,利润也被摊得很薄。”对于那些想要追求更高利润的“黑车商”,周亚敏表示,他们可能会把目光放在一些事故车、泡水车和争议车上面,这些二手车一旦交易成功,用“暴利”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传统二手车市场乱象由来已久,由于传统车商大部分起家于街边揽客赚取差价模式,加之入行门槛低,导致大量闲散人员进入,为赚取快钱,滋生了非法经营、不正当竞争、有损消费者利益的黑车商。这些黑车商没有正规的营业资质,通过“挖墙脚”的方式从二手车市场分一杯羹。

  笔者在车王二手认证车实体店探访时发现,在店内有很多“看车者”并不是在看二手车,而是在盯着想要购买二手车的消费者,他们在店内工作人员“离开”的间隙过来与消费者攀谈,在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后,以同品牌低价格为理由吸引消费者。对于这种“挖墙脚”的行为,车王二手车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这位店员表示:正规的二手车交易需要一系列正规的手续和流程,很多消费者被不法二手车商贩忽悠,除了价格低外,过简的手续也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这些手续和流程都是为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保驾护航的,缺少这些资料和手续,后续的维权会非常艰难。

  除了二手车线下实体店的探店外,笔者也走访了上海多家汽车城,在浦东新区的御桥路,笔者遇到了一些特殊的“车商”,他们用“肉身”挡住过往的车子,询问着驾驶者的车辆信息,极力地向驾驶员推荐一些二手车。笔者不禁质疑,在这些人手中购买二手车,权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成本高,陷阱多,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

  在二手车交易中,二手车“一车一况一价”的特性让买卖双方的关系非常微妙。由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车况信息不透明、检测体系不完善等原因,消费者往往不能及时查出车况信息,很多二手车的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等到消费者使用一段时间后这些二手车的一些问题才逐渐浮出水面,这些问题发现的迟滞性会造成权责划分的“踢皮球”现象,从而给消费者维权带来极大的困扰。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位白女士通过二手车商花了30多万元买到一辆二手宝马车,结果因为家里急用钱需将车转手,在另一家二手车行检测定损时才发现这辆二手宝马此前发生过特大事故,被定为没有维修价值的报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