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钢材市场预测
经济观察网讯 记者勾新雨 岁末年初,08年的钢材价格走势究竟会如何,近日记者专访了钢材价格专家中华商务网华瑞市场研究中心马忠普先生。综观2007年,尽管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延续景气上升的走势,但市场供需关系的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07年回顾
马忠普认为,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近几年少有的高速平稳运行态势。不仅GDP增长11.5%,而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始终保持平稳高速运行。据统计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9%,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30.3%。今年机械行业保持31.91%的高速发展,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设备制造分别增长了54%、57%和43.5%。汽车生产增长23.6%,集装箱增长21.8%,进出口总额增长23%。正是2007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运行特征,决定了今年我国钢材消费总水平高于需求增幅缓缓回落曲线的正常值。没有回落到10%以下。实际消费水平增长达到11%。国内钢材消费始终处在旺盛的状态。
经历去年底的价格回落后,2007年上半年钢材出口大幅上升,使国内资源,特别是钢材市场的库存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推动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从年初开始就出现不断攀升的走势。
经历了5个月的市场景气,虽然6-7月钢材市场价格震荡回落,但是真正导致价格震荡回落的两个主要原因是对出口征税政策导致国内资源增加的心态影响和钢厂出现价格倒挂。8月份,中国钢材市场消除了这两个因素后,终于走出困惑,展现了价格强势上涨的市场走势。实际上,今年中国钢材市场的走势基本是在低库存状态下的景气中运行。
据中华商务网的钢材库存统计分析。一个时期以来,各地钢材市场库存仍处在小幅回落中。从我国两个最大的板材市场上海、广东乐从板材库存11月的实际变化看,上海地区热轧卷板目前库存41.9万吨,比月初减少10.9%。广东乐从市场热轧卷板库存35.1万吨,比月初下降5.1%。上海市场螺纹钢库存18.8万吨,比月初下降了16.5%。北京地区螺纹钢库存18.6万吨,比月初下降18.6%。尽管各地市场钢材库存变化各有特色,但是几个月来钢材市场库存不断下降的趋势至少目前并没有改变。钢材市场低库存状态也不是短时期就能调整过来的。正是在低库存的市场有利条件和成本上升的压力演绎了11月钢材市场价格强势上涨的行情。
据统计2007年钢材市场螺纹钢价格由年初的3000元/吨涨到目前的4620元/吨。线材由3200元/吨涨到4470元/吨。钢坯由年初的2800元/吨涨到4300元/吨。热卷3900元/吨涨到4850元/吨。1mm冷轧板由年初的5000元/吨攀升到5500元/吨。其中钢坯涨幅达到1500元/吨,大螺纹钢的涨幅达到1600元/吨。
尽管2007年钢材价格涨幅较大,并且都是在低库存基础上演绎的钢材价格上升走势。但是上半年与下半年影响市场价格上涨的重大市场关系有重要的不同。上半年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钢材出口大幅增加。缓解了国内资源压力。下半年钢材出口大幅回落,但今年钢产量增长平稳,淘汰落后炼钢产能1521万吨,导致市场资源不足。在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的成本压力下,终于引发11月钢材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进入12月中旬,钢材市场价格出现回落性盘整。但是许多钢厂在推出明年一月钢材价格时都大幅提高了钢材出厂价格。其中板材价格升幅达到400元/吨。预计这种盘整态势将延续到2008年初。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过热风险和通胀压力增加的风险,面临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的压力;钢铁企业面临铁矿石协议价格上涨,更增加了钢材市场走势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马忠普认为,2007年钢材出口态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针对连续几年钢材出口大幅增加,特别是当4月份钢材出口726万吨的时候,国家加大了钢材出口征税的力度。6月1日对80多种钢材品种进一步加征5-10的出口关税。从国际市场看:适逢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的景气度很弱,贸易摩擦增加,国际海运费大幅涨价,影响了钢材出口。从国内因素看: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中国钢产量增幅明显回落到13.5%的水平,国内钢材市场的价格居高不下。正是国际、国内诸多影响因素的变化,使中国钢材出口出现了大幅回落趋势。已经从4月份出口钢材726万吨,回落到11月份出口钢材410万吨,低于去年同期11.5%。前11个月累计出口钢材5786万吨,同比增长54.5%,累计出口钢坯630万吨,同比下降26.2%。累计进口钢材1554万吨。实现累计净出口折算粗钢5127万吨。预计全年出口钢材6150万吨,实现净出口折算成粗钢5430万吨。与去年净出口粗钢3460万吨相比,增加了出口1970万吨。我国已经连续4年保持钢材净出口年度增长2000万吨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