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8-07 20:38 的文章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近3年主持国家重

近日,记者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了解到,自2017年科教融合以来,充分发挥现有国家与省重大研究平台的优势,积极与地方政府、省内外高校院所和企业开展广泛合作,依托团队优势,立足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承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的能力不断提升。 

2017-2019年间,齐鲁工大科研人员共主持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其中作为牵头单位的项目有5项,经费8506万元;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20项,经费9905万元;参与国家重点研发相关课题46项,经费9987万元。总经费超过2.84亿元。分析发现,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2项、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牵头3项,其他课题也主要依托这两个国家平台或其他省重点科研平台。研究领域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与高端装备等。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将有力整合学校内外科技资源,搭建跨单位跨学科重大研发平台,打造国内国际一流科研团队,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快速发展,促进科研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深度融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重点资助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以及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等,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重点项目介绍

项目一:中原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

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的“中原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获得立项,由王英龙研究员主持,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山西科技交流中心、许昌科技情报所等19家单位共同承担,实施周期3年,国拨经费1212万元。

该项目以推进互联网与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端云结合、泛在获取、虚实融合的科技服务云基础环境为基础,突破省际协作科技服务资源池构建和科技服务资源应用关键技术,通过科技服务模式创新,制定一系列标准规范,建立中原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整合区域优势资源,为中原城市群建设“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高效互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国家级城市群”提供科技支撑,对全面提升区域科技服务业,促进中原城市群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建设区域协同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二:基于造纸过程的纤维原料高效利用技术

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嘉川教授主持的项目“基于造纸过程的纤维原料高效利用技术”是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获批的70个立项项目之一,中央财政资助经费2531万元,是齐鲁工大首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成员单位包括天津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等13家本领域优势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团队成员由院士、长江学者等一大批学术带头人组成,长期围绕造纸过程的纤维原料高效利用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成果,为本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该项目针对传统制浆造纸工业中植物纤维资源利用程度较低、产品较单一、附加值较低的情况,对植物纤维资源主要组分进行有效分离和转化、按照制浆造纸过程纤维原料各组分清洁分离利用及环境评价、微纳米纤维素关键制备技术及中试示范、制浆过程中木质素高值化利用及产业化示范、制浆水解液半纤维素提取技术及木糖制备产业化示范及生态型短流程清洁制浆造纸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示范等5 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项目按期完成后将产生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项目三:废纸替代清洁生产工艺及固废源头减量集成技术

吉兴香教授主持,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福建农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大学、山东世纪阳光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的2020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的“废纸替代清洁生产工艺及固废源头减量集成技术”项目获得立项,经费总额为20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