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家到创业者 记者带你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创业故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这段时间,随着国盾量子等安徽企业纷纷登陆科创板,科学家创业再次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随着近年来我省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鼓励和支持,不少科研人员都踏上创业的征途,将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新技术企业,甚至打造出“独角兽”企业和上市企业。记者日前对此进行采访,展现科学家创业的故事。
武帅:深耕人体安检技术,打造 “独角兽”企业
太赫兹是介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的电磁波,被称作“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在公共安全、生物医疗、高速通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2010年,在国外读书、工作了十年的中国科大毕业生武帅,回到了合肥,开始在太赫兹领域自主研发,并在合肥高新区参与创办了 “独角兽企业”博微太赫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回国创业,瞄准太赫兹领域
1993年,武帅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并选择本硕连读,在中国科大深造。2000年,武帅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开启了长达十年的异域生活。
2010年初春,武帅回安徽探亲。趁着探亲的机会,武帅到了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电科38所参观,并被深深吸 引。武帅开始考虑回国发展的可能性。“在国外只是打工,那并不是我想要的全部生活,国内有着广阔的发展舞台。” 武帅说,这些年来,国内发展迅速,为人才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与其做祖国发展的看客,不如做参与者。”
2010年6月,武帅回国,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工作。他率领一支由博士为主的高素质团队,组 建了微波光子学研究中心,并将太赫兹人体安检技术作为重点研究方向,仅仅用了三年时间,这个当时平均年龄不过28岁的团队,就打造出了中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赫兹安检设备。
创业路上,角色定位不断转变
博微太赫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 80多名成员,几乎全是技术研发人员。如何搭建公司?人事、财政谁来负责?场地怎么解决?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一群技术 “宅男”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武帅告诉记者,在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角色及时转变。“企业在最开始的创业阶段,更像一个专注于产品开发的团队,大家的精力几乎都放在研发上。”当产品成功研究开发之后,需要面临如何推向市场的问题,角色要从技术人员向市场人员转变“。如何向客户介绍产品,销售本身是否达到了能理解产品技术的层次……这些问题都要解决。”
武帅说,而当产品找到了市场,产生订单之后,接下来就要面临第三个阶段,“扩大生产,扩大企业的规模,要让企 业走上正规化的发展道路。这个时候,对于企业管理者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比如财务、供应链、风险管控等,各个方面都必须了解。”武帅说,这是艰难的一步。“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就处于第三个阶段,已经经过了产品的初创, 有了市场,现在的目标就是要把企业快速地做大做强,发展壮大。”
用太赫兹技术让世界更加美好
2016年成立的博微太赫兹,在武帅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已经成为我国太赫兹安检安防行业的领跑者。其首创的 “TeraSnap”太赫兹人体安检仪,采用了国际领先的被动式太赫兹人体成像技术,是目前国内最早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并率先获得公安部认证的采用太赫兹技术的安检产品。
而在世界军人运动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性重要活动上,博微太赫兹的安检设备,也成为为大会保驾护航的明星安检产品。
武帅说,博微太赫兹会一直专注于太赫兹领域,挖掘开发太赫兹技术的多种应用前景。“努力将企 业打造成太赫兹产业的‘独角兽’,并且期待能在合肥建设中国的‘太赫兹谷’,利用太赫兹技术改变世界,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美好。”
刘凯:在跌宕起伏中品味拼搏的意义
“公司自成立到现在整整16年了,这一路上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过来的。”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博雷电气董事长刘凯这样讲述着创业历程,言语间夹带着创业时的艰辛,也流露出为事业打拼的充实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