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8-01 20:38 的文章

43家科创板IPO企业观察:产业空白填补加速 电子

  科创、注册制、再融资新规……诸多变化塑造着资本市场的新模样。随着变化持续深化,新上市企业的行业偏好、经营逻辑、定价方式,是映射资本市场变迁的重要注释。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以科创板IPO企业为主要切入视角,观察了43家近期在科创板成功过会、即将或已经登陆科创版的“产业新股”,以此来观察在科创板注册制背景之下产业融资新趋势、新变化。

  细分领域无重叠 多个产业空白被填补

  43家重点关注的科创板IPO企业融资总额达到667.76亿元,平均融资额度为15.53亿元,其中融资额度最高的是中芯国际(行情688981,诊股)的200.00亿元,最低的是科威尔的2.76亿元。保荐机构方面,华泰联合证券保荐8家,排名第一;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保荐6家,排名第二。行业分布上,以申万一级分类来看,电子行业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次为医药生物与机械设备。电子行业中,半导体相关产业占比最高,细分领域涵盖各类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光学元件、功能性材料、液晶显示等。8家医药生物IPO企业中,医疗器械类与制药类平分秋色,其中制药类企业3家为生物制药1家为化学制药。机械设备类别中也不乏与医疗器械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息息相关的上市公司,此外,从事光伏产业链相关业务的企业也占据了相当数量。

1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从主营业务所处的细分领域来看,近期科创板IPO企业填补了部分A股上市公司行业空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板级FPCA测试领域稀缺标的燕麦科技(行情688312,诊股)、氢燃料电池第一股亿华通(行情688339,诊股)、半导体IP授权龙头芯原股份(行情688521,诊股)、国内首家综合性科学服务类上市公司泰坦科技等。此外,43家科创板IPO企业的主营业务涉及43个完全不同的细分领域,无重复现象。

  注册制推动IPO加速的背景之下,A股上市公司所覆盖的业务领域得到了迅速扩展,各个产业链条上的空白得到补充。电子信息、医药生物、机械设备作为近期科创板IPO热门,都具有细分领域众多的行业特性,因此行业内的上市公司业务也体现出较高的差异性。光伏、芯片、新能源电池、医疗器械、通信是43家IPO企业主营业务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

  医药行业亏损上市最多 盈利能力分化明显

  经营数据方面,43家重点观察IPO企业中有5家在2017年至2019年三个财年归母净利润均为亏损状态,分别是君实生物(行情688180,诊股)、芯原股份、埃夫特(行情688165,诊股)、仕佳光子(行情688313,诊股)、奇安信(行情688561,诊股)。除去以上5家后,另有5家IPO企业在近三个财年中归母净利润出现过亏损。从主营业务以及行业类别来看,医药生物企业中近三年出现亏损或连续三年亏损上市的企业较多,其中以制药类居多;芯片类电子行业亏损上市的企业数量排名第二。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2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毛利率方面,参考2019年年度数据,三大热门行业中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毛利率较高,达到65.54%;电子行业处于中游,为39.61%;而机械设备行业的毛利率相对较低,仅有35.04%。从个股来看,毛利率最高的是主营PDF软件服务的福昕软件,毛利率最低是主营铅蓄电池的天能股份。

  净资产收益率方面,集成电路、医疗器械领域相关上市企业的ROE相对较高,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商思瑞浦、康复医疗器械商伟思医疗(行情688580,诊股)、手术吻合器医疗器械商天臣医疗,2019年平均ROE水平均超过40%。结合此前医药生物行业亏损上市企业数量较多的事实可以看出,科创板IPO医药企业在盈利能力方面的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

  电子芯片科创属性最足 医药生物“重销轻研”现象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