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2020智慧高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受疫情影响,在线教育愈加火热。作为全国教育战线抗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尤其是在线教学的推进,维系了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截至5月初的统计表明,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
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究竟如何?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未来高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本文通过搜集多方资料进行整理,试图解答上述问题。
一、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各大高校主管部门对于高校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非常重视,不管是在人力还是财力上都不断增大着投入比例。总体来看,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众多高校拥有了基础网络建设和硬件设施,基础设施正朝着不断更新换代的新要求上继续发展。几年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243所高校参与调查),90% 的高校已建立校园一卡通系统,88% 高校建立了覆盖全校校园安全监控系统,82% 的高校提供带校名后缀的电子邮件系统,74% 的高校建立了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近80% 的高校采购了全校性网络教学平台。
(2)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已经被各大高校和教师逐渐接受和采用。从幻灯片教学到以教学电视投影设备为主的多媒体教学,从多媒体再到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传统黑板面授教学模式逐渐被新型技术模式所取代。信息技术的引入所带来的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的充实化,大大提升了高校教师在教学中的质量,而信息技术中的通讯技术的应用,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Parthenon-EY于2017年1月对学生与教育机构开展了一次调查,发现教育机构认为数字化有能力驱动更好的学习与学生成就产出。93%的教育机构受访者认为在未来十年,数字化和科技变革对他们所属的机构产生重大或至关重要的影响。
(3)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人,信息技术使高校内的各大领域之间得到了整合。高校信息化建设在高校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使得高校在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统计信息化、金融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等高校的许多学科建设与计算机技术之间的结合变得愈发普遍。
(4)信息技术在科研、财务、管理等领域发展迅猛。我国在高校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至今,除了大力发展了教育信息化以外,信息技术也在学校文化、科研、管理、财务等领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并且大部分的高校已经在上述技术上领先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的步伐。
(5)高校管理决策层对信息化建设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校方对于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上也越来越大。据教育部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据公开资料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平均每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在1000万元左右。照此计算,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学校投入经费在2020年将达到300亿元左右。因此,业内人士也认为,大数据在高校信息化的运用将在2020年左右迎来爆发期,届时,高校信息化将再“升级”。
二、高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问题与挑战
虽然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样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信息技术人才竞争激烈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社会上对互联网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竞争激烈,学校难以吸引到高水平信息技术人才。
教育信息化产品成熟度不高、国产化不够
大量高水平信息技术人才和信息技术公司聚集到互联网行业,面向教育行业的软件公司水平普遍不高、服务能力弱、产品成熟度不高。国外高水平软件与国内高校实际需求存在差异,国产化、定制化不够。
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严峻
学校重要信息系统存储着学校重要信息及大量教职工敏感个人信息,确保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网络攻击、网站篡改、信息窃取等仍然不断威胁着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形势严峻。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频繁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一方面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供新的技术,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更新换代过快,信息化产品的开发成本高,可持续性难以保障。
(2)机遇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