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白酒行业又有“黑马”入局 “无痕酒业研究
过去的2019年,对于中国高端白酒行业来说,无论在消费市场还是资本市场都是一路高歌猛进的一年。而对从业者来说,这一年,一个“黑马”品牌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力量——不急于抢占市场,却在市场获得很高的美誉度,新兴高端白酒品牌“无痕”,在消费者心中有着相当好的口碑。
竞争与合作并存,机遇与挑战共生,新入局者的到来,意味着行业又将掀起新一轮的变革,而与此同时,新品牌的出现也势必会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生机。
让白酒界泰斗点赞的新生品牌
提到中国白酒,梁邦昌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生于1937年的他是中国白酒界当之无愧的泰斗。正是在他的手中,洋河一跃成为国内高端白酒的典范——他曾任江苏洋河酒厂技术员、副厂长、厂长兼党委书记,2000年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任命为中国白酒专家组组长、专业技术委员会顾问,后又被江苏省酒协和广东省酒协聘为技术顾问。1988年梁邦昌荣获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当选为十三大代表,而当时全国酿酒行业仅此一人。
提到行业“黑马”,“无痕”又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2010年,无痕白酒品牌系列由国内职业寻酒人、国家一级白酒品酒师、首届老酒大赛冠军张晶晶先生创立。
一个是业内泰斗,一个是行业新生,他们却因为中国白酒走到了一起。在多个公开场合,梁老曾多次为“无痕”点赞。在他看来,无痕系列产品的“甜、绵、软、净、香”,与他的酒体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当年在洋河酒厂任职期间,他带领团队研发创新,开创了独特的超低温缓慢发酵新工艺,而这也为后来苏派浓香白酒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回忆起当年的市场竞争,梁老坦言,当时国内浓香型白酒一直是“重香轻味”,如果要走这条老路子,对于江苏的酒厂而言并不占优势。“四川的酒当时就是重香,但是作为自然生态条件讲,我们没法跟四川比,所以后来我提出一个理念,既然‘香’比不过,那我们就来比‘味’。”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梁老带领团队不断研发创新,通过对人工老窖技术以及酿造工艺的不断改进,一个新的流派在行业出现,“重味轻香”型白酒开始迅速占领消费市场。正是带着这种传承和创新的基因,在1979年第三届评酒上,洋河大曲一举登鼎,成为我国八大名酒之一。
要知道当年的国家名酒评选,竞争可是相当激烈,全国参评的酒可能有上万个,而最终入选的也就七八个,用梁老的话来形容,“比中状元还难”也不为过。首届白酒评选在1952年启动,当年评出的“全国名酒”只有四个,而当时考评的标准主要是参考“独特的工艺品质”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两条。其他几届的评审,除了看工艺品质和历史文化,还会考评酒体风格和香型品质,而这些都是梁老最重视也最擅长的。所以当他第一次接触“无痕”,出于对行业新生力量的栽培和爱护,他便用这些标准和要求来审视和指导这个新兴品牌,希望它能肩负起推动行业创新的重任。
职业寻酒人的匠心回归
职业寻酒人10年前在国内还是一种陌生的职业,它看起来小众,但在白酒行业,这却是一份举足轻重的工作。说起职业寻酒人,张晶晶是一个时常在圈内被提起的名字。生于1982年的他是地道南京人,虽然专业是高级工商管理硕士,但他却是国家高级白酒品鉴师,2010年他正式成为职业寻酒人,这在当时也是全国第一人。
上大学期间,张晶晶就与梁老结识,梁老就是他的启蒙老师。之后,他辗转全国拜访过数千家酒厂,与来自各地的酿酒工匠、品酒专家切磋,正是这种多年在一线的历练,让他对整个白酒行业以及白酒的酿造工艺有了不一样的见解,而这也成为后来“无痕”系列产品的品质基础。
张晶晶的寻酒历程,在梁老看来,其实是在做系统性的、正本清源的工作。现在白酒行业存在一个问题,生产的归生产,技术的归技术,消费的归消费,各个环节变得独立而缺乏共融。“酒其实是自然生物现象和人类智慧结合的产物,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制造。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智慧。”梁老一直很赞许张晶晶的做法,不急于扩张,不急于卖酒,不急于利润最大化,而是回到匠人的初心,从研究出发,去研究酒的品质、生产、流通,同时告诉消费者,什么是好酒,怎么辨别好酒,让他们明白酒的消费本质,不是消费品牌,最后还是消费品质。所以在梁老看来,张晶晶现在所做的正是行业探索者的工作,他从源头开始一直延伸至下游各环节,实现了产业链的融合,到目前为止,肯定算得上国内一流的白酒系统分析师了,这非常不容易,也值得去鼓励,行业需要这样的复合型人才。
成立无痕酒业研究院,为行业造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