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6-29 14:53 的文章

专家热议5G行业专网: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C114讯 6月29日消息(李陶陶)业界普遍认为,5G对于运营商是一场颠覆,而最大的颠覆者可能来自垂直行业的专网。有研究指出,2026年垂直应用产业透过5G进行数字化的过程中,将为各种系统设备、运营商与其他ICT业者带来超过1.32兆美元的商机。由此可见,5G时代所带来的商机已非过去3G/4G一般集中于面向大众的行动通讯服务,而是深入于各垂直产业的应用当中。

随着5G网络的进一步覆盖,运营商开始发力5G行业专网以使能千行百业。2019-2020年,国家多部委推进覆盖12个城市的垂直行业应用示范,运营商积极探索垂直行业领域。以中国移动为例,其面向100+行业龙头企业,打造了100+典型场景开拓应用,探索多样化精品行业专网服务。

然而,5G行业专网的商用部署和运营还面临着产业成熟度方面的不足和困难,在组网需求、网络架构、网络端到端主要技术等领域尚有巨大掣肘。5G行业网在真正的面向行业应用推广以及和相关的业务方案的推送过程当中,具体会存在哪些问题?整个5G行业专网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方案有哪些?未来究竟是运营商统筹建设一张5G公网、通过网络切片等方式给行业使用?还是行业自行建设5G专网?

专家热议5G行业专网: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围绕着这些话题,GSMA 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刘鸿、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5G应用创新中心副主任杜加懂、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产品能力部副总经理李晓凡在中国移动举办的云上科技周“5G+融创能力汇-- 5G联创行业专网专场”活动上进行了一一解答。

5G赋能千行百业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ITU-R)定义了5G的三大典型应用场景: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mMTC(海量物联网通信)和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其中eMBB是目前4G技术的升级版本,在流量和带宽方面具有更强性能,可支持更高、更快的内容传输处理。mMTC和uRLLC两大场景是5G更大的魅力体现,意味着5G更多瞄准产业应用,适应垂直行业场景对泛在互联、高可靠性能的要求。

5G 作为先进的通信技术手段,以其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 高连接、泛在网等诸多优势,在 5G 行业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医疗、能源、制造等不同的行业用户,需要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和业务需求,打造针对不同行业的5G专网,从而让5G最大化的使能千行百业。

在刘鸿看来,5G的使命正是赋能千行百业,它将带来消费者体验的革命性升级和企业应用的爆发性增长,所以5G必须足够安全,足够可靠,随时可用,随地可用。而5G行业专网正是实现这些目标,满足行业客户需求的核心能力。

李晓凡表示,5G对垂直行业带来的促进作用已经有目共睹。在政策拉动方面,各部门政府都在积极的跟进出台相应的政策,不管是发改委、工信部、交通部等等部门都有各种各样和5G融合,推动5G发展或者建设的相关的政策要求。地方层面,约有31个省政府以及地市都发布或者出台了相应的支持5G的相应政策,推动5G网络的建设发展以及5G应用的落地,全面的催熟整个5G产业。

杜加懂称,5G网络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夯实了千行百业的发展根基。工信部近期宣布实施512工程,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5G和工业互联网的结合将带动整个市场发生巨大的变革。“比如说,原有的都是基于单片机分散式的方式,未来随着5G提供了高速稳定的传输通道,行业云化的趋势也将逐渐显现。”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业界普遍认同,5G未来80%的应用价值将是行业市场。然而,垂直行业是一个需求很大同时也高度碎片化的市场。

首先是垂直行业业务需求和5G网络技术要求的匹配不清晰,由于垂直行业的原有技术体系也相对较为多样和分散,垂直行业的需求极其复杂、个性化,需要提炼出共性需求并映射为明确的 5G 网络需求;另外,5G 本身面向垂直行业的技术方案,包括对端到端切片、边缘计算,N4解耦等方面,还需要推动技术方案和产业的进一步成熟。

为满足这些差异化需求,就需要5G网络引入多种网络技术能力,能够提供在网络组织和性能方面的差异化能力。纵观整个产业链,显然只有运营商拥有这种能力。

李晓凡称:“通过运营商的公网,利用新技术的方式提供给不同的行业具有较大优势,比如速率保障、可靠性保障等优势。公网可以提升我国频谱利用率,更好地实现5G引领,对垂直行业而言可降低成本、提升性能。

业界认为,只有5G SA才能够更好地赋能千行百业。5G SA(独立组网)从架构、技术、服务多维度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垂直行业多样化的场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