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6-28 23:51 的文章

首次转正!5月工业利润增6%,中游行业改善,回

原标题:年内首次转正!5月工业企业利润增6%,中游行业明显改善,回升能否持续?统计局这样说

6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的工业经济效益月度报告。数据显示,5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实现年内的首次由负转正。但从累计数据来看,前五个月,利润下降仍处于两位数,降幅依然较大。

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的机构人士表示,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背后的支撑因素既有前期减税降费、加大金融扶持政策效果显现,也有原材料价格下降较多,增厚企业盈利空间,还有生产经营秩序逐步恢复,需求好转带动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持续改善,特别是受益基建投资回升,电力、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利润明显改善。

展望后期,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利润回升的持续性还需进一步观察,市场需求依然偏弱。

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转正,增长6%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23.4亿元,由4月份同比下降4.3%转为增长6.0%。而在上月,生产销售增速均由负转正。这表明,随着复工复产深入推进,生产经营秩序逐步恢复,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持续改善。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分析,5月当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转正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成本上升压力明显缓解。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29元,同比增加0.21元,增加额比4月份减少1.00元,缓解了3、4月份以来单位成本大幅上升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压力。

二是工业品价格变动增加企业盈利空间。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7%,降幅比4月份扩大0.6个百分点。同时,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0%,降幅比4月份扩大1.2个百分点。工业品购进价格回落幅度明显超过出厂价格回落幅度,增加企业盈利空间。

三是在成本压力减缓、市场需求改善、相关扶持政策效果显现等多重有利因素作用下,石油加工、电力、化工、钢铁行业利润明显改善。

四是当月投资收益大幅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5月份利润明显改善。

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的券商人士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认为,5月当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背后的支撑因素既有前期减税降费、加大金融扶持政策效果显现,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得到明显缓解,也有原材料价格下降较多,增厚了企业盈利空间,还有生产经营秩序逐步恢复,需求好转带动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持续改善,特别是受益基建投资回升,电力、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利润明显改善。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记者表示,5月石油、钢铁、化工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出现回升,带动5月石油加工行业利润由4月份全行业亏损转为5月份盈利。电力、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利润,较上月大幅提高26.6、19.7和15.1个百分点。

民银智库研究员张雨陶也认为,利润增速转正主要受规模扩张效益和工业品价格变动影响。

利润回升持续性还需进一步观察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比4月份提高1.15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比4月末下降2.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增亏幅度比4月份收窄11.0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增速比4月末回落1.6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比4月末减少0.8天。

“企业效益状况继续改善。”朱虹说。

但朱虹也表示,尽管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实现今年以来首次增长,但疫情影响下市场需求依然偏弱,利润回升的持续性还需进一步观察。

一些不利因素包括,5月份,工业销售增速有所放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比4月份回落3.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利润转好行业数量有所减少,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利润增速比4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比4月份减少12个行业。

伍超明进一步分析,疫情影响下市场需求依然偏弱,叠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即PPI仍为负增长,“量、价”两因素均在走弱,表明企业盈利仍面临较多困难,未来持续改善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张雨陶认为,未来利润难以持续显著回升。

潘向东认为,短期企业盈利仍存在进一步修复空间,但修复速度可能会放缓。

“从量上来看,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修复速度已经出现放缓,主要原因是海外需求对出口拖累开始显现。”潘向东说,6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与5月基本持平甚至会出现小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