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坚持“红绿”融合 塑造品牌名片 推动
新华网杭州6月19日电(马江)浙江省丽水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也是浙江省唯一一个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近年来,丽水提振“秀山丽水图自强”精气神,坚持红绿融合,塑造品牌名片,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发展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图为丽水城区夜景。新华网发 程昌福摄
传承红色基因 保护绿色根脉
丽水有“五张金质名片”,其中一张是“生态屏障”。丽水是浙江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山是江浙之巅,水是六江之源,森林覆盖率达到81.7%,空气质量常年居全国前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连续15年居全省第一,先后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批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入选首批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另一张是“红色热土”。刘英、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辈先烈曾在这里顽强奋斗,形成了“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目前,全市有革命遗址429处,5个县入选全国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均位居全省第一。
丽水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指出,浙西南革命精神最深刻的内核是“忠诚使命”,最突出的特质是“求是挺进”,最重要的指引是“植根人民”。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缺一不可的整体。
近年来,丽水坚持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以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为“丽水之干”注魂、赋能、立根,在全国率先召开“两山”发展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绿色发展目标,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打开“两山”转换通道,实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全省“十五连冠”、农民收入增幅全省“十连冠”, 开创了“两山”实践创新新篇章。
图为庆元县铅笔在生产过程中。新华网发 庆元县委办供图
庆元县森林覆盖率达86%,2004年被评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香菇城”“香菇开史的地方”。与香菇同样驰名的,是庆元铅笔。截止到2019年,庆元铅笔生产企业发展到35家、配套企业10家、形成了成品制笔、设备制造、软化板、笔芯电子商务、物流运输等较为完整的铅笔产业集群链,2019年庆元铅笔行业总产值实现16.8亿元(含产业链企业),实现铅笔总产量达71.2余亿支,总产量和出口量始终均占全国总量的25%以上。
“不产生一滴受污染的水,不生产一根油漆质量不合格的铅笔”,一直是庆元铅笔行业保护生态、服务消费者的初心。
2000年后,庆元铅笔企业开始利用新疆、安徽等地再生能力更强的杨木替代庆元本地的椴木生产铅笔板。在解决生态原材料的同时,也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
长期坚守绿色发展,庆元于2010年获批“中国铅笔生产基地”,2017年,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出口铅笔质量安全示范区也落地庆元。
图为遂昌县王村口镇村貌。新华网发 丽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红色旅游融入绿色生态 激发绿色潜能
2019年,丽水在全国率先提出“红绿”融合发展理念,相继编制完成了《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和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丽水市红色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
以规划为引领,丽水推动和促进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经典文创、乡村民俗等产业融合发展,全市共谋划千万投资以上红色旅游项目21个,总投资11.2亿元,谋划推出10条红色之旅精品线路。
在红色革命精神的激励下,高质量绿色发展潜能被激活。
遂昌县王村口镇,1935年刘英、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以这里为领导中心创建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近年来,该镇以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建为契机,大胆改革、创新实践,通过设计“重走红军路”等实践体验课程,营造了“沉浸式”的红色教学氛围。截至2019年底,接待省内外各类培训班463个3.19万余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近千万元。2019年前10个月,王村口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了13%。
图为龙泉市养蜂人。新华网发 程昌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