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6-22 17:08 的文章

从钢铁水泥到“芯屏端网” 黄石十大产业研究院引领动能转换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娜、通讯员王剑)用友网络、树根互联、上海天律……近日,黄石市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与多家互联网企业签约,联合申报课题、承接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等。

该院是黄石市第八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承载着赋能黄石“数字经济”的重任。

曾几何时,以钢铁、水泥等为主导产业的黄石,面临资源枯竭之痛。该市决定打造“先进制造之城、创新活力之城”,向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力。

2017年,黄石推出“十大研究院”建设计划:依托龙头企业或高校院所组建,实行公司化运作,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服务。前三年,市财政每年为每家研究院提供200万元补贴,之后,研究院独立运营、自负盈亏。

黄石市智能装备及工业机器人研究院是该市第一家产业研究院,依托龙头企业三丰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院长徐恢川介绍,黄石智能输送行业有30多家相关企业,在研究院的技术支撑下,近两年销售收入保持16%速度增长,成为全国第二大智能输送产业基地。

环保节能研究院依托位于黄石的湖北理工学院组建,现成的设备仪器和科研力量,让研究院“一出生就风华正茂”。与竑光新能源公司合作突破光伏水泵逆变器关键技术,与迪峰换热器公司合作研发有机肥设备,新品不断迭代,附加值显著提升。

十年冷板凳,一朝新药赢。朗天药业(湖北)有限公司深知药品研发的周期之长、投入之大。2018年,企业走上良性循环后,牵头成立化学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2019年联合世星药业公司开发4个化学原料药和注射剂产品,缩短了新药上市的周期。

依托中铜华中铜业有限公司组建的铜加工产业技术研究院,致力于拉长黄石铜加工产业链;依托宏泰铝业组建的铝加工研究院,引领全行业向工业铝型材转型;依托山力科技组建的板带新材研究院,成功留住了一批高端装备设计人才。

从钢铁水泥到“芯屏端网”,发展动能悄然转换。2019年,黄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2%,位居全省第三,今年一季度,这项指标继续领跑,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市场,研究院的活力之源

从钢铁水泥到“芯屏端网” 黄石十大产业研究院引领动能转换

6月16日,智能装备及工业机器人研究院,三丰小松技术人员在中试车间调试堆垛机器人。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娜

华科工研院落户东莞,当地财政首先拿了1亿元,买地建楼购设备。这种政府出资、平地起高楼的研究院模式,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产业基础。

黄石因地制宜选择了依托龙头企业、政府出资扶持模式。

实际操作中,如何平衡公益与盈利的关系?如何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如何最大限度地激活科技人员的潜力?

黄石市科技局局长程艳民的回答是:“我们出台引导帮扶政策,最终是要把研究院培育成技术服务的市场主体。对研究院的人、财、物,政府部门不能也不应大包大揽。”

两家企业的“争夺战”

“凭什么是你们?我们工业铝型材项目马上投产!”

“我们实力更强!跟广东工业分析中心长年合作!”

黄石市科技局工业科科长黄应鸿清楚地记得,为争夺黄石铝加工产业研究院,大冶两家铝型材企业负责人在会场上吵了起来。

“争夺战”的背后,是红红火火的铝加工产业。2019年,黄石铝型材上下游产业链总产值接近200亿元。

“建立研究院,首先要有服务对象,也就是相对集群化的产业。”黄应鸿介绍,近几年,黄石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十大产业集群,研究院瞄准产业集群精准组建,旨在引领相关产业发展。

经过近半年的调研比较,2019年7月,铝加工研究院最终花落宏泰。

宏泰铝业不负众望,仅购买检测设备一项,就投资900多万元。年底就签下比亚迪、敏实集团等工业铝型材大单,成为黄石铝加工行业向工业铝型材转型的标杆。

然而,问及如何带动同行业企业,研究院院长王再国表示:“没有这么快,其他企业产品更新可能要滞后两年,等我们技术成熟,市场培育差不多了,他们才跟进。”

如何让龙头企业领办的研究院,心甘情愿地带着产业链企业“一起飞”?黄应鸿表示,科技部门将通过考核指挥棒,加强引导,促进研究院用市场的办法,打破技术壁垒,实现携手共进。

任博士的“火箭提拔”

32岁的武汉小伙任杰克架着一副眼镜,说话轻声细气。

作为中南大学材料学博士,进入中铜华中铜业有限公司不到半年,他就被“火箭提拔”为黄石铜加工研究院副院长。

仅仅因为博士的头衔吗?当然不是,企业是最讲实效的。

疫情期间,任杰克“被留守”黄石,全力攻克铜铁合金磁屏蔽材料技术难题,经过反复验证,目前产品实现稳定生产,每月出口韩国10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