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6-13 16:00 的文章

高端对话:王俊VS张忆东,后疫情时代下半年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近日,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做客博时Live直播间,与博时基金研究部研究总监王俊一起探讨了两会后机会的和后疫情时代下半年的投资策略。

  王俊和张忆东认为,刚结束不久的两会指明了中国未来长期经济增长特别重要的方向,政策更多聚焦于民生,而不是为了GDP而GDP。在当前比较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资本市场正在以更加开放的胸怀迎接着全球的投资者,新基建、海南国际自贸港等一系列重大的经济决定,也同时展现了中国对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信心。下半年A股指数或仍震荡,不要过分乐观也不要过度悲观,而在当下看好的投资板块方面,二人都表示了对科技创新、新能源、大化工等板块和行业的看好。

  更多精彩观点和内容,欢迎阅读以下直播对话实录整理:

  市场是否会延续两会行情?这次两会又释放了哪些机会?

  指明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方向

  王俊:我觉得这次两会最值得大家记住的东西,是在疫情的影响下最后没有定GDP的增长指标。我认为这可能是我们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志,更多的强调“六保”和“六稳”,这么非常接地气和切合实际的政策定调,指明了未来长期经济增长特别重要的方向。

  围绕着“六保”和“六稳”,我们看到既有中长期新基建的一些长期政策,也有短期财政政策,所以我觉得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后续能够看得见经济的稳步回升,后面疫情逐渐稳定以后,也能够看到全球经济的稳步回升,对于A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张忆东:总体来说,我非常认同俊总刚才提到的这些方面,我做一个补充。今年两会比较强调民生,强调结构、淡化总量。我们可以看到在财政工具的应用上面,它多的三块:一是新增了1万亿的赤字,二是对于特别国债也是1万亿,第三是专项债这一部分比去年也多了大概1.6万亿,所以3.6万亿基本上都是用于民生,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在货币政策上面鲜明的提出来M2以及信贷和社融要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与2019年相比(2019年是与名义GDP相匹配),这一次其实看到了货币政策的底线思维,所以我们看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整体基调是比较暖的,但是又强调了更多的是走新路,更多的是要聚焦于民生,而不是为了GDP而GDP。

  总理在记者会上面有一句话引发了大家的一些反思,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是1000元,包括遇到了疫情之后,民生为要,也就是看到了危中有机。此次“两会“针对比较复杂疫情形势以及外部环境,进行的工作部署很有章法,一方面强调经济平稳,另外一方面(不走老路)着力点放在怎么激活我们的经济体,怎么能够把14亿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充分的释放出来。所以你看最近无论是地摊经济,还是一些整体消费的、接地气的政策陆续的推出,我认为非常有针对性,而且它保证了中国的内需市场平稳,并且把低收入群体的需求激发出来,把他们的智慧勤劳也都激发出来。

  做一个总结,我们认为这次“两会”不能够只是就事论事地看一些热点题材,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定了一个很好的调子。

  下半年投资策略展望:

  平衡式结构性行情 不要过分乐观也不要过度悲观

  张忆东:我们觉得讲中国A股或者港股应该两分法,我讲的短期相对比较谨慎是立足于大盘指数,我认为指数上有顶下有底,是个平衡市,也就是说年初没有疫情的时候那个位置不是一下子能够超越的。同时,像3月份那么糟糕的情况也不会轻易的再回到那个地方。所以,我们更多的去关注边际变化力量,现在很明显基本面是有所改善的。

  但同时我们就要关注后面的几个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可能是围绕着一些估值方面的压力,分别的有这样两个层面的影响。第一个层面,我们看全球的流动性,大家都看到了美股从3月份以来几乎走了一个牛市,把3月份的下拉跌幅全都收复了,但同时美股的估值也到了历史的高位水平,所以也就看三季度随着复产会不会带来美国自身的流动性边际的弱化,至少从5月份来看美联储的扩表是在减速。所以我们第一个看的不确定性,就是全球的这一轮风险偏好的修复是不是到了尾声,因为最近可以看到连巴西、南非这些受疫情冲击比较明显的经济体的股市也都在显著的提升,美股的道琼斯指数里像航空、能源(股)也在大幅的反弹。居安思危,所以我讲的第一个不确定性还是围绕三季度的疫情,如果有反复的话,有可能现在全球的风险偏好其实是有点偏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