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行业龙头五年十三倍 分析师挖出国内对标股
受美国疫情影响,5月初,移动支付巨头Square公布的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净亏损同比有所扩大,但Square 股价整体仍呈上扬态势。截至美东时间6月10日,Square报收91.91美元/股,市值突破400亿美元,相比5年前上市当天29亿美元市值,已上涨超13倍。
Square成立于2009年2月,主要服务于中小型企业,为其提供以支付为中心、涵盖金融、营销等的多元化服务,既有硬件(读卡器)又有软件(智能手机POS终端、支付系统、后台分析软件)。Square目前还未全面实现盈利,但面临疫情黑天鹅,在资本市场依旧表现强劲。
日前安信证券发布研报《精雕细琢,当下的第三方支付》,将Square与国内的拉卡拉(300773,股吧)、汇付天下进行对比。研报指出,Square营收体量最大,为330 亿元,拉卡拉利润体量最大,超过 8 亿元 。同受疫情影响,拉卡拉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 5.17%,上市后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上述研报称,拉卡拉通过支付流量+多入口平台扩充商户规模,打造场景化的业务共生体系;而Square以支付为中心,向外辐射搭建产品服务生态系统,汇付天下则加速数字化转型。目前拉卡拉不到300亿人民币的市值高于汇付天下,但远不及Square。对比Square,拉卡拉或说更多支付机构的深层价值是否还有待挖掘?在拥有深厚移动支付土壤的中国,面对企业数字化升级大潮,他们能否成为如Square的成长范本呢?
Square为同业提供了可预见的增长空间
说起美国移动支付巨头Square,有人恐怕有些许陌生,但他的CEO 杰克·多西创立的另一家公司Twitter,应该没人不知道。
Square诞生于2009年,从支付业务出发,获取广大中小微商户,不仅为客户提供价格低廉的支付硬件、便捷实用的管理软件、为特定行业提供支付解决方案,还积极布局Capital(商家借贷)、Caviar(餐饮配送)、Cash(个人对个人支付)三大增值业务,逐步构建了一个完善的用户服务生态系统,甚至从B端服务跨入C端服务领域。
再看看国内,拉卡拉2011年拿到支付牌照,正式进入收单领域,广泛布局智能终端扩大商户规模,为用户提供收单服务,并以此向商户提供信贷、广告营销、库存管理等各类增值服务。而比拉卡拉早些在香港上市的汇付天下,尽管规模一直不尽如人意,也已经开始依托支付+SaaS,为商户提供支付服务以及金融增值服务。
Square2015年上市,5年后,市值膨胀超10倍,成为实实在在的“巨头”。今年4月25日,拉卡拉刚刚上市满一年,市值仅为Square的1/10,而汇付天下更是只有零头。相似的赛道,都是基于支付在增值服务领域布局,尽管中美支付体系存在差异,Square也无疑给同业提供了一个可预见的增长空间。
据前述安信证券研报,拉卡拉2019商户规模突破2200万,收单交易量3.25万亿人民币,净利润8.06亿元;汇付天下2019交易量2.2万亿,净利润2.49亿元;Square全年GPV(总交易支付额)为1062亿美元(约合7552亿人民币),均不及拉卡拉和汇付天下,2019净利润3.75 亿美元中有 3.73 亿还是出售Caviar的收益,仍未全面盈利,但这些都不妨碍Square成为大牛股。
对比来看,三家公司虽成立时间不同,但都利用收单终端打开市场,着眼在“商户”这个关键词上,通过提升商户支付效率,不断延伸业务边界,完成了服务B端的原始经验积累,与商户形成了稳定的连接。
艾瑞发布《疫情观察:中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研究报告》称,服务商户的头部收单机构更早、更深层次与B端商户保持联系,也更了解线下商户的营销、经营、融资等痛点,他们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最快速有效的。这也正是Square、拉卡拉、汇付天下等着眼B端的机构不约而同在做的。
增值业务释放高价值 B端竞争激发市场活力
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商户经营势必面临前所未有的革新,围绕“商户”展开服务,对机构而言,必然有更多维度的探索空间,空间也就意味着更大的机会。
2019年,拉卡拉全面进入4.0战略阶段,公司战略表述为“整合信息科技、服务线下实体,从支付切入,全维度为商户的经营服务”,开始深度融合“支付、金融、电商、信息”四大科技业务,布局产业互联网,全维度赋能商户经营。与此同时,其他家支付企业或多或少在SaaS服务的发力也暗含着相似的发展思路。
支付收单之外的其他业务——拉卡拉称为商户经营业务,表现出彩,该业务2019实现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120%,到今年一季度占比已达11%,由于该业务获客成本低毛利率高,成为其2019净利润实现34.5%的增长的重要动力。而汇付天下的SaaS业务2019同比增长10倍,也表现了不俗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