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研究院2020年第二期未来青年科学家论坛顺利举办
5月29日,由中国航空研究院主办、航空工业发展中心承办的2020年第二期“未来青年科学家论坛”顺利进行。论坛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研究院本部/发展中心,同时在综合所、计量所、强度所、气动院设立分会场,实现北京、西安、沈阳的三地联动。中国航空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庆国出席论坛,来自航空研究院本部、航空工业综合所、航空工业计量所、航空工业强度所、航空工业气动院、航空工业发展中心、航空工业档案馆的各位领导、青年科研人员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期论坛由发展中心人力资源部部长赵萌主持,论坛围绕“汇聚青年英才,推进‘五性’建设”主题,邀请来自院本部、综合所、计量所、强度所、气动院、发展中心的六位主讲嘉宾进行专题报告。
第一位主讲嘉宾市是来自航空工业计量所的张永胜,报告主题为《差压式流量计测量动态流量方法研究》。张永胜高工的报告以经典文丘里管为研究对象,通过FLUENT软件对研究对象在阶跃流量和脉动流量下进行流体仿真,分析了动态流动对差压式流量计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可以大幅度降低动态流量测量误差的双差压动态流量测量算法。
第二位主讲嘉宾是来自航空工业气动院的刘南,报告主题为《跨声速颤振计算方法及与试验相关性研究》,刘南高工重点讲解了通过降阶模型方法,大幅提升跨声速颤振预测精度,并通过地面GVT试验和风洞试验对结果进行验证,开展数值计算和风洞试验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探索。
第三位主讲嘉宾是来自航空工业强度所的陈向明,报告主题为《复合材料失效准则的理性化思考》,陈向明高工从复合材料失效准则现状、复合材料失效准则构建的理性化、Tsai-Wu失效准则的改进、考虑厚度方向压缩影响的层间失效准则四个部分为大家讲解复合材料失效准则的相关内容。
第四位主讲嘉宾是来自中国航空研究院的李欣源,报告主题为《可解释人工智能简介》,李欣源高工首先介绍可解释人工智能的背景、技术内涵和主要研究方向,进而面向飞机辅助驾驶任务规划的决策问题,给出一种应用知识工程方法的研究思路,并对未来进行总结和展望。
第五位主讲嘉宾是来自航空工业发展中心的袁成,报告主题为《DARPA在研航空技术和工作模式分析》,袁成高工首先简要介绍DARPA在航空领域的历史成就,进而梳理DARPA目前的航空技术体系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DARPA的工作模式,探寻DARPA取得成功的本质因素,为国内相关领域发展提供启示。
第六位主讲嘉宾是来自于航空工业综合所的王如平,报告主题为《基于模型的系统安全性、可靠性设计分析技术研究进展》,王如平高工为大家讲解了基于模型的系统安全性、可靠性设计分析技术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进展、总体流程及关键技术内容、典型案例的应用及效果,并进行了后续研究展望。
专题报告结束,论坛进入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分会场的专家、青年科研人员分别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六位嘉宾进行深度交流,线上线下气氛活跃。
经过现场专家评委打分和观众投票的加权统计,本期论坛“最佳报告奖”的获得者是航空工业气动院刘南,刘南高工对“最佳报告奖”的获得表示荣幸与感谢,同时表达了对今后能与各位青年专家有更多深度学习交流机会的期望。